天下至味,不過一碗安樂茶飯。對于獨居或孤寡老人來說,每天吃上口價錢實惠的熱乎飯,就是平淡中的一種幸福;對于每日奔波于學校、單位和家之間的上學族、上班族來說,吃上一頓衛生、健康又可口的飯菜,也是忙碌中的一種滿足。
為破解社區一老一少吃飯難的問題,上街區中心路街道江南小鎮社區黨總支把抓民生實事,作為提高群眾幸福感、滿意度的出發點,堅持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工作思路,經過近三個月緊鑼密鼓的精心籌備,5月11日中午,社區小食堂開門納客,與廣大居民正式“見面”啦!
走進小食堂,寬敞明亮的就餐環境令人倍感溫馨。一排排桌椅整齊擺放,取餐臺上,餐盤、餐具整潔一新,蒜薹炒肉、土豆紅燒肉、蒜蓉青菜、辣子雞丁、酸辣土豆絲……大家排隊挑選心儀的菜品后,圍坐在一起,享受著社區帶給大家的舒適和便利。豐富的菜肴蒸騰的熱氣與居民們喜悅的聲音交織,讓整個食堂充滿了“煙火氣”。
居民李阿姨說:“自己一個人在家,做飯很不方便,出去花錢多不說,吃的太油膩,安全還沒保障……”“以前吃飯就是糊弄,做一頓吃三頓!”68歲的張奶奶邊從打飯師傅手中接過盛好的的菜肴,邊笑著贊不絕口,“清淡鮮香,葷素搭配,價格還不貴,真好”!
據介紹,為社區小食堂提供餐食的公司采取遠端廚房制作,再通過恒溫箱運輸至社區小食堂,為了保證菜品溫度、口味及色澤都不受影響,還專設有保溫臺。小食堂目前只提供午餐,每天提供有六至八道菜,既有符合老年人少鹽寡油飲食習慣的清淡口兒,也兼顧著年輕人的口味,每周30余道菜品輪番更新,保障了社區食堂每周菜品不重樣。
社區負責人楊志斌表示,社區所做的工作就是解決居民需求,居民滿意就是對社區最好的肯定和鼓勵。下一步,社區還會依托四通網格,組織社區黨員代表、樓棟長門棟長、志愿者等共同參與,為行動不便的殘疾孤老群體提供送餐服務,讓居民更滿意,生活更舒心!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馬麗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