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來自海內外的跨境電商領域國際組織代表、外國駐華使節、專家學者、知名商協會和跨境電商企業代表等,齊聚鄭州參加共同探討、交流,為全球跨境電商發展貢獻經驗和智慧。在新機遇新挑戰下,跨境電商迎來了發展契機,多個領域合作為電商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民參觀展示區?
創新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在第七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的平行論壇中,創新成為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河南省積極創新,推動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在跨境電商領域走在前列。”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主席龍永圖表示,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為例,2021年5月8日國務院同意正式批復以后,去年4月11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業務已經在河南保稅物流園區正式啟動,目前試點藥品已經實現跨境新零售。
此外,展覽展示活動采取了“論展合一”的組織形式,參會嘉賓既能夠分享論壇成果,又便于體驗河南優良的國際營商環境、親歷鄭州跨境電商“便利化、自由化”場景體驗。馬來西亞購兔亞洲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婉菁表示,一體化的論壇展會是個很好的國際交流平臺,便于他們把產品分享給中國朋友,將助于密切雙方的溝通往來。
市民逛展體驗異域產品
“絲路電商”帶來新機遇
此次跨境電商大會,不少電商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表示,看好“絲路電商”的前景。
“‘絲路電商’已成為共享中國市場機遇新路徑。”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蔣耀平介紹,河南跨境電商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為推進“絲路電商”高質量發展,建議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提供一條龍的綜合服務,推動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揚帆出海;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優質國貨出國,提升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力;深化與各國的合作,共同推進多邊合作。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河南積極對接主動融入“絲路電商”,帶動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鄭州正通過“絲路電商”合作搭建線上線下協同的電商國際大通道,打造以航空運輸為引領、以鄭歐班列為支撐、以TIR國際公路運輸為互補等多元化物流體系。通過建立快捷高效、標準協同、資源互通的網上大市場,帶動多雙邊全方位經貿合作,為廣大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產教融合賦能跨境電商
隨著中部跨境電商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揭牌,中泰人才培養基地、中德產教融合平臺相繼揭牌,未來將有更多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涌現,為跨境電商發展賦能。
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董玉民表示,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特別是高校是跨境電商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培育的主力軍。河南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解決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結構性矛盾的關鍵,健全機制、創新舉措,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機制和平臺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董玉民介紹,伴隨貿易數字化和數字全球化,當前市場和行業對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需求日益增強,我們將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水平人才供給,推動專業與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同頻共振。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曹婷/文 李新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