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日,2023中國縣域醫共體大會在鄭州黃河迎賓館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醫院協會主辦,鄭州市衛健委承辦,鄭州人民醫院、鄭州兒童醫院協辦。
大會邀請劉德培、金力、劉保延院士,梁萬年、詹積富、胡同宇、尹嶺、江宇等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專家指導組專家,王家冀、劉德誠等全國優秀醫共體“操盤手”,集中、討論、交流醫共體建設方法和經驗。中國醫院協會、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鄭州市衛生健康委,相關省、市、縣政府主管領導、衛健部門負責人、縣級醫院代表、醫療衛生行業協會及企事業單位代表等800余人參加會議。
聚焦醫共體高質量管理建設,深度研討建設難點“疏通”關鍵點
醫共體是推進分級診療和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抓手。2023國務院1號文件明確“發展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指出,“積極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2023年成為深入、高質量推進醫共體建設的重要之年。本次會議旨在貫徹“以健康為中心建設醫共體”的理念,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和健康中國建設。
5月13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啟動了“健康中國醫者先行·醫共體在行動”全國調研等活動,多位專家作醫共體建設發展主旨報告。會議還舉行了政府主導、醫保護航、人事與薪酬考核機制、信息化+智能化、醫防融合、基層能力提升等六個主題分論壇,緊扣以健康為中心理念和醫共體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醫共體高質量管理中心建設,深度研討醫共體建設難點問題,“疏通”醫共體建設關鍵點,就健康中國戰略與行動、健康為中心建設醫共體的政策、經驗、問題等進行深度討論、交流,共推醫共體深入、高質量建設與發展。
市縣一體,鄭州推進緊密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鄭州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按照“重塑一個體系、建立兩項機制、推動三項變革、實施五個突破”的“1235”建設路徑,優化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推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市縣一體高質量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縣域衛生健康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逐步形成人民群眾得實惠、醫保基金可持續、衛生健康事業得發展的良好態勢。
會議期間,鄭州市衛健委作了鄭州市市縣一體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鞏義市市長張東輝、鞏義市副市長景曉明等嘉賓以情景劇的形式演繹詩圣杜甫的奇幻之旅,以新穎活潑的情景劇形式呈現了鄭州醫共體建設發展特色經驗。會議還將組織代表前往鞏義、中牟、金水實地調研醫共體、醫療集團建設發展。
與會代表“兵分三路”,赴金水、中牟、鞏義參觀考察
5月14日上午,與會代表“兵分三路”,分別赴金水區、中牟縣和鞏義市,參觀考察當地醫共體建設。在金水區,代表們先后來到金水區總醫院和鳳凰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感受金水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的成果。據悉,金水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確定了“25533”集團化管理新體系;實施了能力提升“四大工程”,構建分級診療“六項服務”;實現了集團內醫療資源同質共享、優質服務均衡發展;組建了17個街道辦事處參與其中的區健康管理促進委員會,做好全區的健康管理促進工作,為轄區群眾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在中牟縣人民醫院總醫院,代表們實地考察了遠程會診中心、心電圖中心等醫共體信息化建設成果,參觀了中牟縣緊密型醫共體的建設歷程展示。多年來,該縣持續推進優質資源下沉,認真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強力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進程,初步形成全縣醫療資源“一家人”的管理新模式。推進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信息系統融合和醫療衛生信息共享,通過縣域醫共體建設、醫防融合、家庭醫生簽約等措施,實現縣域內醫療數據集中管理和資源共享,持續提升縣域內群眾獲得感。
在鞏義市,代表們了解到,該市在縣域內組建一個由縣鄉村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與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命名為鞏義市總醫院。同時將社會辦醫松散型納入總醫院進行管理。創新工作機制,推動實現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從“碎片化、低效能”到“整合型、高質效”的系統轉變,公共衛生健康事業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根本轉變,縣域服務能力、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群眾健康素養和滿意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分級診療有序就醫格局明顯顯現。探索走出了一條符合縣域實際、體現鞏義特色的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新路子。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汪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