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以來,經過多方艱苦努力,高新區郭莊自然村212戶自籌資金2000余萬元開展自救,群眾期盼8年之久的三幢安置房重獲新生。
資金缺口
“確保群眾早得房早收益,是我們自救的出發點。”郭莊社區黨委書記黃云霞左腳還打著夾板,一直值守在分房現場。據她介紹,郭莊自然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最早于2007年開工,2015年以前,先后建成并分三次交付住宅安置房8棟,后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遺留3棟樓長期未完工。經過所在地梧桐辦事處協調,通過多方籌資和墊資等方式,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進行過兩次重啟,期間擱置了數千萬工程款,后期工程墊資1000余萬元,斷續施工,至2020年除部分配套工程外基本具備交付條件。墊資還款和收尾工程尚需2000余萬元。
辦事處分房審核組在為前來選房的居民進行資料審核
艱難決定
近年來,通過多輪次協調、司法等方式,開發商仍未按要求妥善解決資金缺口問題。2022年9月,全市“保交樓”沖鋒號吹響,面對群眾多年的期盼,郭莊社區黨委壓力更加沉重,這臨門一腳更加急迫。經過反復商討,郭莊社區黨委作出了艱難決定——唯有擱置爭議開展自救,才能最快速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利益。
“人家分房都是現房,我們分房,等了那么多年還是爛尾樓,還需要交錢,不能理解。”村民王小飛(化名)告訴記者,表達了他當時的不理解,而這種不理解,在自救決定發布前期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另外,郭莊自然村過去是傳統農業村,雖然經過改造,但大部分村民收入并不豐厚,再加上三年疫情,經濟壓力確實不小。
梧桐辦事處分房核算組認真為居民進行核算
全民動員
2022年9月以來,梧桐辦事處黨工委帶領郭莊社區兩委,多次召開村組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房屋分配籌備工作,公布了《郭莊小區剩余安置房分配工作籌備方案》,并成立了工作指揮部,開展房屋統計、群眾意見收集等工作。
鑒于遺留問題較長較多,相關資料缺失,為保證分配公平、公正、公開,郭莊兩委委托第三方機構逐戶梳理情況和測量審核。同時運用“黨員聯系群眾”和“代表聯系群眾”機制,每人聯系4—6戶,入戶走訪、傾聽民意、掌握民情,耐心向群眾解讀分房政策,加班加點,以全體干部、黨員、代表辛勤指數換取群眾滿意指數。
通過一輪又一輪征求意見,反復研究,逐條完善,最終形成了自救分房方案。群眾的反對聲漸漸少了,理解者和支持者越來越多。
梧桐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張艷茹叮囑工作人員細心核對資料
自救行動
截至5月13日,已有近90%的戶參與了自救,集資總額達2000余萬元。工作組正在積極動員和幫助剩余戶通過貸款等方式解決協議外購房問題。梧桐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張艷茹告訴記者,近年來,郭莊老百姓受了很多委屈,為了自救付出了很大努力,梧桐辦事處黨工委一定會帶領郭莊村兩委把后續工作做好,乘借“保交樓”的東風,嚴格做好資金監管和工程監督,確保今年10月份完工交房,最大限度維護群眾的正當權益。
郭莊小區居民選到自己滿意的房屋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孫慶輝 方寶嶺 通訊員 郭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