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16時,X9021次中亞班列滿載56個集裝箱的微波爐、燃氣熱水器、太陽能光伏組件等約1100噸貨物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圃田車站駛出,途經霍爾果斯邊境口岸出境,駛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五年累計開行1160列
中亞班列(鄭州)自2018年5月18日首趟開行以來,已累計開行1160列。其中,2018年開行32列,2019年開行246列,2020年開行216列,2021年開行205列,2022年開行335列,2023年開行126列。
五年來,中亞班列(鄭州)快速成長,從無到有、織線成網,由每月發送1列到目前的每月最高發送27列,從時速80公里到120公里,從500公里集貨范圍到1500公里集貨區域,運輸時限直達最快只需12天。從“點對點”發展為中亞班列集結中心的“樞紐對樞紐”,中亞班列(鄭州)在構建對外開放國際物流通道上不斷拓展和擴容,為數萬中外企業帶來商機,為沿線數億民眾送去實惠,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亞歐大陸再次閃耀光芒。
“我們會同有關單位全方位做好國際聯運班列的運輸組織服務,積極推進中亞班列(鄭州)快速成長,帶動河南地區產業發展,讓更多的‘中國制造’走出國門。”中鐵集裝箱公司鄭州分公司多式聯運部經理常寶東介紹說。
“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亞班列受熱捧的根本原因,并不只是產品本身,更在于其所承載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隨著班列拉動的“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沿線國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近年來,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鐵路優勢,促進鐵路國際聯運運量快速增長,在保障中歐班列、中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辦理安全穩定開行的基礎上,加強多邊雙邊交流,提升鐵路國際合作水平,更好地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構建更加廣泛的“朋友圈”“關系網”,助力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共贏。
“我們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圃田‘無水港’建設,貫通國際聯運運輸全過程,節省了企業的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實現了港口功能向內陸腹地延伸。同時,通過鐵海聯運對接‘海上絲路’,積極助力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圃田車站副站長謝毅說。
高效、便捷、通暢、低成本的鐵路物流通道,是提升歐亞陸路交通和物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正是中亞班列(鄭州)的高頻次開行、口岸高效率換裝、境外快速化抵達,讓更多的境內外客戶安心、放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暢通中國—中亞經貿物流通道,為中國與中亞國家深化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貢獻陸港力量。”中豫港務集團鄭州國際陸港公司副總經理康巖表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