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消炎藥、胃藥……配備一個家庭小藥箱,可備不時之需。然而,有些藥吃了才幾片,有些藥連包裝都沒打開,越積越多的常備藥,甚至急救藥,囤成了過期藥。
現象
囤藥三大箱三成已過期
前不久,到父母家過周末的鄧佳感到嗓子不舒服,就想找點藥。打開藥箱一看,6盒還沒開封的感冒膠囊早已經過期一年多了。
鄧佳仔細清查母親的藥箱,結果令她大吃一驚:囤的三大箱藥里,有三成藥都已經過期。挑出的幾十盒過期藥能鋪滿一地,有不同品牌的感冒藥和腸胃藥;成排還未拆封的速效救心丸;只吃了一兩粒的止疼藥和治療高血壓的藥;還有噴的、抹的、貼的止疼藥……再看這些藥品的有效期,其中儲存時間最長的兩盒腸炎寧顆粒,已過期近兩年。
“幸虧發現了,這要是讓父母誤用了過期藥,產生不良的后果就麻煩了。”鄧佳連忙勸說父母不能囤太多的藥,而且要定期檢查,一旦到期就得清理。
“一盒好幾十塊錢呢,扔掉太可惜了。”鄧佳的母親卻心疼地說。
勸不動母親的鄧佳有些惱火,只好瞞著母親把過期藥都拆開了包裝扔進了垃圾桶。
感冒藥、消炎藥、腸胃藥、心腦血管用藥……整盒、整瓶的藥儲備在藥箱里,幾個月甚至一年都用不上一兩次,有的直到過期了還不知道,這些藥都是哪來的,為何越囤越多?
探因1
不零賣的盒藥剩了十之七八
因不能拆零買來整盒的止瀉藥、退燒藥,吃了兩三片后就不用了,十之七八成了藥箱里過期藥中的“常客”。
“能拆零賣嗎?我只要一板就夠了。”前幾天,有點拉肚子的楊大媽跑到藥店買黃連素。
“抱歉,無法拆開零售。”藥店的工作人員表示。
“一盒里有24片,我一年到頭能吃幾次?”無奈之下,楊大媽只好買了一盒。回到家,只吃了兩片,病就好了,剩下的黃連素又囤進了藥箱。
“你看,我這兒還有不少藥只吃了幾片,有的眼看就過期了。”打開小藥箱,指著一堆囤藥的楊大媽說,藥店要能拆零銷售就好了。
在走訪多家藥店后發現,除了兩家設有“拆零專柜”,且柜臺里可供拆零的藥品寥寥無幾外,其他藥店均不提供拆零服務。
“很多藥拆封后,會影響藥品的有效期,買回家后沒有使用說明,也有可能造成誤用。此外,一些顧客也擔心拆開包裝的藥品會過期。”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解釋。
探因2
“一拖二”的促銷藥越攢越多
每次去藥店指定買一款藥,常會被推薦買其他搭配的藥,如此一來,為促銷“買單”的居民家里的藥越囤越多。
在探訪中,藥店促銷“一拖二”的現象也很普遍。
在草橋附近的一家藥店,收銀臺上擺滿了維生素C含片、泡騰片、護手霜、牙膏等,上面貼著“特惠換購”“滿268元送洗漱包”的標簽和海報。一旁的小貨架上,還放著治療頸肩腰痛的膏藥和各種保健品等。
“您這次買的藥會員積分多,再買30塊錢就能換禮品了。正好這款32.8元的感冒顆粒,是首選的家庭常備藥。”經不住工作人員的推銷,正在結賬的張大媽又多買了一盒。
“買得越多贈得越多,不少過期藥都這么囤下的。”張大媽說。
調查中不少市民表示:家中存放的藥品一部分是在醫院開的輔助用藥,由于各種原因,病都好了,藥也沒吃完,剩下的就存入了藥箱。
備藥
常備藥量一次一人份為宜
“家庭備藥要適量,切勿大量囤藥。藥箱要定期檢查,過期的要及時處理,還要檢查藥物的性狀有沒有發生變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楊莉說。
日常家庭備藥只需要普通感冒用藥、小創傷的消毒藥品就夠了,備藥的量以一次一人份為宜,用完了再及時補充,可以減少藥品失效的損耗。
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家中需要備足用藥,藥量比到復診的時間多一個月左右比較合適。
廢藥品屬于有害垃圾,市民在清理小藥箱時,隨意丟棄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建議將過期藥投放在紅色的有害垃圾桶中,或拿去有藥品回收服務的藥店進行回收。
提示
★在儲藥方式上,常規藥物應在常溫(不超過30℃)、避光、通風、陰涼處密封儲存,不建議脫離原包裝。需要冷藏等特殊保存的,一定要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儲存條件放置。
★有的老人記不住日常用藥,子女就按要求把早、中、晚服藥量分好,放進小藥盒。可夏天濕度大,就可能出現藥片包衣溶解,粘在一起的情況,其有效性、安全性都會受到影響。
★心絞痛、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都有隨身預備硝酸甘油的習慣。因為硝酸甘油受光線、溫度、濕度的影響較大,如果反復開蓋取藥,藥物有效期會顯著縮短,一般不超過3個月。
★藥品包裝上的有效期是指藥品在原包裝密封的條件下,能保持質量合格的期限。如果儲存條件發生改變,藥品有效期就會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