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鄭州快速公交首期線網開通,14年來,鄭州BRT伴隨著時光投射著這座城市溫度的點滴,與城市同發展 與百姓共呼吸。14年,鄭州市快速公交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線網優化完善,累計客運量從3381萬人次攀升至突破26億人次,站臺也從最初的76座發展為210座,為市民公共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政府主要惠民工程之一,鄭州BRT堅持以市民需求為基礎。2014年6月26日,開通了串聯市區三環的主線B3路,讓鄭州成為了首個“雙環雙快”的城市;2016年1月26日,開通了貫穿城市東西的隴海路主線B5路,讓一條市中心貫穿東西城區的快速公交走廊走進市民生活,同時首次采用中央島式站臺設計,開啟鄭州BRT“同臺雙向”免費換乘時代;2017年5月26日,農業路站臺恢復啟用,與路面上方快速路高架相輔助,成熟運用立體式交通構架模式,快速周轉城市商業、文化主干道密集人群;2021年1月1日,雙源無軌電車B2路的開通讓鄭州市民與久違的“大辮子”公交電車重逢;歷經14年發展,鄭州快速公交已逐漸形成與城市道路規劃相匹配,與市民出行需求相適應,與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模式相輔助的高效城市快速公交線網。
14年間,鄭州快速公交通過定制公交、班線公交、學生假期專線、春運專線以及“網約車”等形式不斷擴展服務方式,多層次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快速公交還在率先創立的“三點六向”的發車模式基礎上,結合客流分析將多點發車、大站快車、區間車等作業模式有效結合,通過靈活多樣的運營組織方式,持續為市民出行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
此外,還借助“同臺同向+同臺雙向”免費換乘的便利;“鄭州行”手機軟件、站臺車輛動態信息顯示屏等智能候車查詢系統的數字化應用技術;以及手機掃一掃便可輕松實現“一票達全城”的效果,讓市民真正享受到最大實惠。
14年來,鄭州快速公交從最初的純柴油動力車型,到混合動力車型,再到純電動力車型,從象征著情懷與技術的雙源無軌電車,再到站在科技前沿的L3級“5G自動駕駛”,相比傳統燃油車輛,新能源公交車減少了大量的尾氣排放物,特別是新能源技術路線和技術特點對全國公交行業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不僅使鄭州市民的出行更加綠色、智能、環保、舒適,也將對鄭州打造“綠色交通”“智慧交通”做貢獻。
小公交,大民生。愛心雨衣、雨傘、便民服務箱(袋)、醫藥箱、愛心飲水點、緊急避雨點、失物招領點、愛心棉衣捐贈點、哺乳巾、掃碼聽紅音、閱讀角……凡是乘客有所需就有所提供,全面滿足市民乘客的多元化需求。14年間,鄭州快速公交從最初的逢站播報、上車有問候、下車有提醒,以及幫助特殊乘客的貼心服務,再到現如今的“適老化”公交出行服務,都讓快速公交的服務更加溫馨和諧。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張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