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晚報改版21年特刊 | 數字賦能 織密“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2023-05-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打造具有鄭州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數字賦能 織密“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是適應新時代社會變革、城市發展和群眾需求,實現基層治理由“穩得住”向“管得好”轉變,打造城市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我市數字化社會治理始終強化“三標”意識,以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為總平臺總抓手,構建網格化、網絡化、智能化、現代化一體協同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出一批具有鄭州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

          二七區淮河路街道綠云社區居民活動中心

          “一屏觀街道,一網管全域”效果已現

          我市按照“平臺建起來、隊伍強起來、數據活起來、機制轉起來、事件跑起來、中心統起來”的要求,加快推動“線上數據整合、互聯互通、事件閉環、一網統管,線下網格優化、隊伍精干、責任明確、一格統服”,打造出一批具有鄭州特色的全國特大城市治理樣板。

          近年來,中原區綠東村辦事處不斷探索用現代技術方式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建立了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區域治理平臺。該平臺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BM建模,將轄區道路、樓院等實物進行數字化,1∶1復制建立了數字綠東,將線下綠東呈現在線上, 實現了“一屏觀街道,一網管全域”的初步目標。

          高新區把黨建引領推進網格化基層治理作為“書記項目”高位推進,以“人、地、物、事、情、組織”六要素的數字化為基礎,借助鄭州超算中心進行AI分析,自動生成城市管理、大氣環保、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各類場景事件,通過數智治理平臺,實現線上智能發現、智能派遣流轉、線上處置考核全閉環。

          構建“一元”帶動“多元”志愿服務體系

          隴海路辦事處位于隴海路與紫荊山路黃金十字架的核心區域,面積3.4平方公里,人口7萬余人,下轄10個社區。有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0個,三級網格28個,建立三級網格黨支部28個、黨小組42個、樓棟微信群415個。

          隴海路街道的黨建引領網格化建設是整個管城區的縮影。

          管城區按照“1+1+N”總體設計規劃,充分運用大數據、 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全面推動市域社會治理應用體系建設,實現城市治理全區域覆蓋、全過程閉環、全天候運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鑄就“一網統管、一管到底”新態勢。管城區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平臺自建成以來,共匯聚全區32家單位、404項權責事項清單,完成452路視頻監控接入,受理事項2381件,初步實現“一網統管、一管到底”,群眾解決問題更加便捷高效。

          西大街辦事處按照市委關于“構建高效、快速、智能的扁平化市域社會治理體系”的指示精神,圍繞“古都新生”總體目標,將轄區科學劃分為16個三級網格,在三級網格全部建立黨支部,自管黨員全部向三級網格報到,使得三級網格不斷向下延伸,構建以“一元”帶動“多元”的常態化志愿服務體系,打造黨員家門口服務隊、民族團結小分隊等志愿服務品牌。

          智慧助力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米”

          2020年3月以來,新鄭市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實施智慧城市大腦建設和智慧城市綜合應用業務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市鎮村三級城市運行管理平臺體系和三級網格治理體系,有力推動基層治理網格化、智能化、現代化。

          加快推進基層網格、政務網、物聯網、視聯網“四網融合”,實現全域可視化,共部署24大類、50小類智能算法,不斷完善問題自動發現、派單、處理、反饋、評價機制,把各類問題解決在早、化解在小。統籌19個高頻事項職能局委人員、系統統一進駐城運中心,健全進駐單位工作職責、城運中心聯席會議、協同會商等各項工作制度,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協同會商、聯動指揮體系,基層治理等實戰能力顯著提升。

          為切實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米”,真正幫助群眾“解難事、釋難題、辦實事、辦成事”,龍湖鎮崔垌社區聚焦“人多事雜”這一突出問題, 因地制宜建設崔垌社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歸集公安視頻四路、物業視頻3129路,在重點區域打造了人臉識別、高空拋物、智慧車棚、消防通道占用監測四大應用場景。

          網紅產品激發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熱情

          金水區杜嶺辦事處堅持“數智賦能”,借鑒學習強國積分管理模式,創新研發了數智金水之“文明小杜”應用場景。

          “文明小杜”小程序以“點滴貢獻、即時認可”為主題,搭建起居民、社區、商戶的線上互動平臺,鼓勵群眾在家門口“隨手做志愿”,激發居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熱情。

          此外,杜嶺辦事處念好“優、實、活”三字訣,讓網格化治理更精準、更智能、更高效,使老城區基層治理煥發新生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杜嶺模式”。錨定“五星支部”創建目標,充分發揮一級網格牽頭抓總作用,推動轄區公共單位“入網進格”,先后實施了鄭州幼師“愛心粥屋”、鐵塔公司“0.01元愛心充電”等惠民項目;健全“基層黨組織+社會組織+群眾自組織”體系,依托“微網格長”厚植自治土壤,孵化組建“10+N”社區社會組織, 逐步形成“一元帶多元”治理機制,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文明小杜”已成為轄區網紅,小區居民在APP上“搶任務”做志愿、掙積分、享優惠,通過“小杜拍”“美好生活掌上服務站”等,搭建起了居民、社區、商戶的線上互動平臺,激發轄區群眾積極主動投身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

          微網格實現服務樓宇企業零距離

          鄭東新區堅持高位推動、上下協同,筑牢網格黨建,完善網格機制,做實網格平臺。

          目前,鄭東新區在小區(樓院)、商務樓宇建立微網格,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共建立小區(樓院)黨組織483個,推動5246名黨員參與網格服務,形成街道、社區、三級網格、微網格四級網格組織體系。

          數字賦能,精準治理。繪制1∶500的二維高清網格電子圖,完善“六要素”數據庫,人口數據已匯集112.7萬余人,80% 的人口數據與小區關聯,為12813棟建筑繪制3D信息模型,視頻中臺接入視頻攝像數據18000多路。

          商都路辦事處在小區內,堅持一村一策,按照70~80戶或者高層住宅單元樓棟劃分1147個小區微網格;在小區外,按照一樓宇一網格、一條街一網格的標準,設置186個微網格。

          龍子湖辦事處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契機,依托“紅色樓宇聯盟”,實施“黨建+樓宇+網格”工程, 建立商業樓宇微網格11個,對企業訴求及時響應,形成企業問題工作閉環,同時,上線企業微服務功能,線上線下服務樓宇企業零距離。

          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想辦法解決群眾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全市上下正在鉚足干勁加快推進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相信在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的推動下,鄭州會變得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群眾生活會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袁帥/文 馬健/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