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晚報改版21年特刊 | 鄭報人堅持以大愛情懷書寫鄭州這座大愛之城 赤子之心 感動中國

          2023-05-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一年又一年,精彩21年。很是巧合,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中國”在21年前橫空出世;鄭州人自己的報紙——《鄭州晚報》在21年前成功改版。21年來,在感動中國的光榮榜上,河南人從來都是濃墨重彩般的存在;21年來,在向上向善的《鄭州晚報》上,鄭報人堅持以大愛情懷書寫鄭州這座大愛之城:5人和1個群體在《鄭州晚報》的最早發掘和持續報道下先后登上“感動中國”的舞臺。特別是從2013年至2015年,《鄭州晚報》連續3年推出“感動中國人物”,開創了“感動中國”的歷史和中國報業的先河,鄭州也成為全國所有城市中唯一一個感動中國“三連冠”城市。今天又是一個無比光榮與激動的日子,讓我們再度回憶那些令國人動容的光輝身影,再次汲取震撼心靈的精神力量。?

          2015年度獲獎人物群體 王寬家

          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做了榜樣。這就是賣唱育孤、德藝雙馨的好人王寬!

          自2001年4月12日開始,《鄭州晚報》就以《國家一級演員為何茶樓“賣唱”》為題,率先報道王寬家的故事。2015年9月,《有一種愛叫王寬家》在鄭州晚報發表,轟動全國,此后直至2018年,又進行了系列追蹤報道,“把王寬‘家+’的感人故事傳播得更遠”。王寬和老伴兒王淑榮,他們以戲揚名,以愛傳世。特別是王寬,從國家一級演員到好幾個孤兒的爺爺,將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們組成愛心家庭“王寬家”。他們不僅將這些孩子養大成人,更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才。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李靈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80后,她就是最美鄉村教師李靈!

          從2009年6月18日全國首發至2010年4月28日,《鄭州晚報》對“最美鄉村女教師”李靈典型事跡實施大型連續報道,持續用近一年的時間、近50篇稿件,跟蹤、連續報道了李靈騎三輪車到省會鄭州街頭,為鄉村留守兒童學生收購課外教輔書的感人事跡,感動了國人。

          2011年,李靈作為中國的“形象大使”,作為教師代表亮相國家形象宣傳片,成為新河南的一張名片。站在新的起點,這位“80后最美鄉村女校長”作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最關注的還是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問題,她希望有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胡佩蘭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她就是蒼生大醫胡佩蘭!

          2005年,《鄭州晚報》以《89歲志愿者獻給一座城市的愛》為題,報道了胡佩蘭的感人事跡。此后,又連續多次進行后續報道。胡佩蘭,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懸壺濟世的夢想,支撐著98歲的仁醫胡佩蘭在退休后仍連續坐診20年,每周出診6天。她生活節儉,卻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2014年1月22日清晨,98歲的胡佩蘭于睡夢中安然辭世。此前一天,她在診室一直忙碌。她對醫者職業道德的樸素認識和堅守展現了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她以最真的情感,最善的誠心,最美的靈魂,創造人間最真的感動!

          2014年度獲獎人物群體 隴海大院

          一場愛的馬拉松,長跑三十九年,沒有終點;一座愛的大院,滿是善良的人,溫暖的手,真誠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離不棄的深情;鴿子飛走了還會回家,人們聚在一起,就不再離開。這就是“中國好鄰居”的隴海大院!

          自2008年起,《鄭州日報》對隴海大院鄰里大愛的故事連續7年進行跟蹤報道,讓這個鄭州好故事走上了更寬闊的傳播平臺。隴海大院是鄭州市二七社區的一個老院落,1976年,這個大院出生長大的高新海因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導致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從那以后,大院鄰居們就開始默默承擔起照顧他的任務,大家不分晝夜輪流在床前守候,至今沒有間斷。從一個人到一個群體,一座愛的大院,滿是善良的人。

          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李劍英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他就是舍生取義的飛行員李劍英!

          2007年1月4日,《鄭州晚報》獨家責任欄目以《飛行員李劍英壯烈犧牲 3次放棄跳傘機會》為題對李劍英的英勇事跡進行了報道,引起全國媒體的關注、轉發。第二天,《鄭州晚報》刊發《鄭州籍飛行員舍生求義、壯烈犧牲》的系列報道,詳盡全面地向讀者再現了李劍英面臨生死抉擇的16秒。他用自己的愛心奉獻給生活,奉獻給社會,他把愛書寫在了天地之間。

          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洪戰輝

          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他就是帶著妹妹上大學的洪戰輝!

          2005年12月6日,《鄭州晚報》以長篇通訊的形式最早最全面推出了他的先進事跡,迅即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洪戰輝,周口西華人,現在是大學教師,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庭十分幸福美滿。正是當年《鄭州晚報》的記者到了懷化,才讓他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讓他帶著撿來的妹妹,艱難求學12年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石明順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