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紫荊路街道安泰社區成立于2022年7月,總面積0.25平方公里,轄39棟高層住宅樓,總戶數約2851戶,常住人口約6339人;企事業單位3家,職工約1200人;臨街商鋪130家。去年至今,以“陣地規范化、功能多元化、服務便民化”為核心理念,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奏響轄區居民的幸福樂章。
陣地規范化,踐行為民“初心”
安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46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從整體布局上,堅持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原則,嚴格按照“整潔、規范、協調、有序”標準,合理規劃設置了便民服務大廳、多功能會議室、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愛心廚房、兒童之家等多個功能室,是集教育、管理、服務、展示于一體的開放式、多功能、服務型陣地。
走進二樓的兒童之家,過道里的不規則的大圓孔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內部設施正在逐步完善。連通外邊有一個大平臺,社區黨支部書記馮樂手指空地說起遠期規劃:“動靜結合,是我們的打造理念。室內看書、學做手工等,外面鋪上草坪,打造一個戶外樂園。投入使用后,尤其是‘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在這里都能享受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對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建設,居民劉先生說:“走進這里,就像回到了家,聊著天就把正事給辦了,不出門還能讀書看報,休閑娛樂,真是太好了。”
功能多元化,服務群眾“貼心”
在合理運用親民化黨群服務中心的同時,該社區隨即點燃了廉潔文化的創新。事實證明,“融廉于景、寓教于游”,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安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遠處,是鞏義市人民法院和鞏義市人民檢察院,相鄰著一個綠樹繁茂的公園。一次次丈量那片土地后,馮樂茅塞頓開:“何不利用自身優勢,因地制宜打造‘法治安泰’社區品牌?”“賞廉潔景觀、讀廉潔故事、品廉潔家風,邊走邊聽邊看,在移步換景中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感染。”
今年第二季度,該社區“一園一廊一墻”打造正式啟動,據了解,“一園”指借助濱河路和新興路交叉口(鞏義法院和鞏義檢察院之間)的路邊公園,添加法制廉潔文化元素,增設愛心座椅等,不定期開展“法律進小區”“廉潔詩歌誦讀會”“黨風家風宣講會”等活動,打造法制廉潔公園。“一廊”指依托格蘭名家院內20米長廊,打造法制主題長廊、廉政警示教育、黨風家風教育、紅色元素通道為一體的法制廉潔文化長廊。“一墻”指依托格蘭名家東門外10米墻體,打造廉潔文化宣傳墻,目前正在具體實施中。
服務便民化,鋪就“幸福路”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既有家國大情懷,也有來自生活的“小幸福”。踏著晨曦,在公園里漫步,健身;迎著朝陽,先理個清爽的發型,再到社區看報讀書,或與好友棋牌對弈等。用心描繪社區建設新藍圖,譜寫社區發展新篇章,安泰社區處處煥發出新氣象。馮樂表示:“作為新拆分出來的社區,從無到有,一切都是新的,要想真正讓群眾滿意,說實話,擔子很重,壓力很大。可以說,沒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決心是不行的。”
下一步,安泰社區將采用“社區+物業、業委會+志愿者服務隊伍”管理模式,進一步整合資源,夯實工作基礎,三項舉措增加群眾幸福感。一是把握中心。堅持把“五星”支部創建工作作為全年的工作中心來抓,對照“五星”支部創建規劃和目標臺賬,強力推進社區整體工作。二是突出重點。深入群眾,梳理清楚社區的短板弱項,把群眾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的問題擺到面上協調解決。比如進一步完善黨群服務中心各功能室硬件設備;完成尚城華府小區消防維修、頤豪園小區路面翻新維修工作。三是聚焦指向。把“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與創文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以“創”為過程,以“建”為目標,通過爭創“五星”支部,打造“法治安泰”黨建品牌,奏響居民的幸福樂章。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吳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