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非遺故事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6月10日是我國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由登封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系列活動暨舞臺藝術傳統文化進社區、進基層、進鄉村”活動啟動儀式在登封市民文化中心前廣場舉辦。
活動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組織全市20多個代表性非遺項目,在主會場進行集中展演展示活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非遺相關知識宣傳;組織豫劇團、文藝志愿者團隊及非遺項目傳承人,進行戲曲、歌曲、舞蹈、大鼓書等多種形式的文藝節目演出。
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登封,就會想起嵩山。嵩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選取嵩山木雕、烙畫、嵩山泥人劉、絹花制作技藝 、嵩山根雕 等非遺代表性項目。旨在講好非遺保護中國故事,展示非遺保護中國經驗,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袁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