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專利授權量52031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4.1件;全市商標有效注冊量64.7萬件,位列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一;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0項,質押融資金額5.04億元……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發展,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重要內容。近日,我市發布《2022年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透漏,2022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增強 知識產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2021年,新鄭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對轄區內個體工商戶羅某經營場所銷售的蓄電池進行檢查,經廠家現場鑒別,結論為假冒江蘇省金楓蓄電池制造有限公司注冊商標所生產的產品。新鄭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了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違法行為。2022年1月,辦案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侵犯“蘇楓王”注冊商標專用權蓄電池144塊、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2022年以來,我市不斷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構建了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解、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六位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2022年河南省組織的知識產權營商環境評價中,我市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繼續保持全省第1名,知識產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司法保護方面,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扎實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始終保持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高壓態勢。
公安機關2022年全年偵辦侵犯知識產權案件20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15名。查辦具有全國影響的大案要案17件。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不斷創新知識產權審判機制,為創新主體提供明確、穩定、可預期的規則指引,讓創新創業者堅定信心,提升社會創新活力。在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鄭東新區中原科技城、鄭洛新自創區(鄭州片區)設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在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設立“農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基地”。
始終將植物新品種司法保護放到保障國家種業安全的高度去思考、定位和落實,多措并舉,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審結植物新品種權案件118件。
全年審理侵害著作權糾紛案1867件,制裁了復制、傳播、銷售等各類侵權行為,有效維護了著作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全年共受理案件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4940件,審結4626件。
行政保護方面,凝聚部門合力,齊抓共管,開展多次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持續強化案件查辦,2022年全市共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15件,有效凈化市場環境,護航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級試點和榮譽花落鄭州,2022年6月,我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一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同年8月,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被國家市場監管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奧組委三部委聯合表彰為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知識產權創造持續提升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4.1件
發明專利是創新實力的重要指標。
2022年,我市專利數量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市專利授權量達到52031件,占全省總數的38.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408件,實用新型專利39911件,外觀設計專利4712件;PCT專利申請120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704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4.1件,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累計達到10287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07件。
在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中,鄭州市中機新材料研究院(鄭州)有限公司申報的項目獲得金獎,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申報的8個項目獲得優秀獎;2022年4月,河南省政府表彰的第三屆河南省專利獎名單中,鄭州市企事業單位申報的項目共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等25個獎項,占全省獲獎總數50%左右。此次獲獎的25項專利中,發明專利23項,占比92%。
與此同時,商標數量穩定增長,全市商標有效注冊量達64.7萬件,增長14.5%,位列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一。全市商標受理窗口月平均業務量位居全國地方窗口前十。
在省版權局登記作品共1520件,超額完成省版權局和市績效辦下達的全年1300件的版權登記任務。
地理標志產品穩定發展,全市現有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的農產品地理標志9個,分別是尖山金銀花、登封芥菜、茶亭溝紅薯、新鄭蓮藕、滎陽柿子、中牟西瓜、鄭州櫻桃溝櫻桃、花園口紅薯、鄭州黃河鯉魚等。獲得市場監管系統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共有5個,分別是 中牟大白蒜、廣武大蔥、密二花、河陰石榴、新鄭紅棗等。
知識產權運用加速推進 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億多元
“專利質押融資,不僅提高了銀行授信額度,還可以享受政府貼息,大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同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還提升了企業形象,向商業伙伴證明了企業知識產權的核心競爭力。”近日,鄭州恒博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盤點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帶來的種種好處。
鄭州恒博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取得63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明專利、6項軟著等多項專有技術。但因缺乏抵押物,融資難題一直制約著企業發展。
為激發知識產權這個“沉默資產”,更好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市市場監管局通過開展知識產權“入園惠企”行動、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項目庫、發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白名單”、召開銀企對接會、印發政策匯編、積極落實獎補政策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以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物進行融資,有效盤活初創型、科技型和創新型企業“沉默”的知識產權,將企業的知識產權轉化為金融資本,源源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2022年以來,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項目庫入庫企業195家,開展政銀企對接會21場,集中政策宣講12次,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0項,增長29%;質押融資金額5.04億元,增長14.6%。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只是我市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一個縮影。它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真金白銀”,也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推出高價值專利項目培育、知識產權托管服務、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等系列組合拳,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大提升。
按照“提交申請、集中評審、現場查看、綜合評價”的方式開展高價值專利項目培育,共25家項目承擔單位驗收通過,獲得財政資金支持552萬元,新增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0家;新增省級知識產權強企示范企業2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9家;市級知識產權強企31家。
組織完成知識產權托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百千對接”活動,即數千家中小微企業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同全市108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業化的服務相結合,最終促成500家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機構簽訂了知識產權托管協議,有效匯聚整合全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
制定下發了《鄭州市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暫行規范》,進一步加快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商標品牌指導站31家,輔導企業上百家,幫助企業增強商標注冊、運用、管理、維權等意識,推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型農業等產業集群商標品牌建設。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