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高新區鄭州中學附屬小學講臺上來了一個大人物,中國科學院院士嚴加安,這是未來少年科學院公益科普講座迎來的第一位院士級別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嚴加安院士第一次為小學生做報告。
鄭州中學附屬小學是鄭州高新區未來少年科學院2個總院之一,嚴加安是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嚴加安院士當天在這里作了題為《淺談科學與藝術》的精彩講座,鄭州中學附屬小學三百多名師生認真聆聽講座。
嚴加安院士先通過一系列繪畫、詩歌、書法等藝術作品及科學理論解讀了科學和藝術的“大道至簡,大美天成”。他通過歐拉公式等說明數學是“大道至簡,大美天成”的集中體現。接著他從三個方面論證了科學與藝術的共性,都追求“真”和“美”;它們都需要激情;它們有共同的美學準則。其中,“創新性”是科學和藝術共同的美學準則之一,科學和藝術的另一共同美學準則是“境界為先,技術為次”。嚴加安院士說,無論科學研究還是藝術創作,境界是第一位的。一首詩詞作品到底水平高不高,主要看境界,不是看里面有多少華麗的辭藻。科學境界則是一個學者選題的學術品位和問題的深度,而不在于論文里面用的技巧多高,技巧始終是第二位的。嚴加安認為科學和藝術殊途同歸,藝術興趣使科學感性靈動,對科學的熱愛使藝術家深邃博大。他強調藝術要科學化,科學也要藝術化。
嚴加安院士的報告旁征博引,既有科學知識的介紹,又有藝術作品的賞析,大家無不被他廣博的知識所折服。當他將自己的詩詞作品、書法作品展示出來時,大家都驚嘆不已,完全沒有想到作為數學家的他竟然有這么高深的藝術造詣,全場響起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
嚴加安院士以一首七絕寄語結束了當天的講座:“花可重開舊日枝,人無再返少年時。勸君歲月休辜負,莫待白頭醒悟遲。”
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局長田鴻鵬在致辭中介紹,2017年4月,鄭州高新區獲批中部地區唯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20年,高新區科學大道第三小學“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揭牌并舉行首次師資培訓,標志著“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正式落地高新區。2023年2月,鄭州高新區成立未來少年科學院總院2個,基地園5個,基地校16個,打造示范性科學教育生態系統,助推高新區科技創新及科學普及邁上新臺階。嚴加安院士的蒞臨授課必將使高新科學教育更加熠熠生輝。
嚴加安院士還為鄭州高新區“未來少年科學院”“鄭州中學附屬小學”親筆題辭,并對高新區教育寄予厚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孫慶輝 通訊員 張游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