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大愛之城,多年來,無數志愿者默默踐行著“分享生命,傳遞愛心”的善行義舉,用涓滴血液匯成生命的澎湃河流。
這是一座熱血之城,多年來,無數志愿者屢屢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以青春和熱血托舉起連續13年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的無上榮譽。
這是屬于他們的節日,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匯聚青春正能量,無償獻血傳愛心”“捐獻血液,分享生命”的主題和口號,正是他們無私奉獻的寫照。
這是屬于他們的“生命紅”“英雄紅”,為了感謝多年來他們為鄭州乃至河南無償獻血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河南省紅十字會、共青團河南省委聯合對我省無償獻血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河南省紅十字會、共青團河南省委聯合對我省無償獻血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據悉,為了感謝無償獻血者為挽救他人生命所做的努力,呼吁更多公眾加入無償獻血者行列,6月12日~14日,我省開展一系列“6·14世界獻血者日”主題宣傳活動,以持續提升公眾無償獻血的知曉率和參與度,鼓勵青年群體特別是團員青年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發揮團員青年無償獻血生力軍的作用,建立高質量的血液安全供應保障體系。
傾城盛典?
系列活動營造“全城熱血”氛圍感
這是一場傾城盛典。6月12—14日,連續三天點亮鄭州標志建筑“大玉米”,無償獻血黨建夜車、團建夜車開進如意湖廣場。6月14日,CCD鄭州之眼和360廣場大屏幕也相繼點亮,6個地鐵樞紐點亮“無償獻血宣傳牌”,街頭穿梭的3900輛公交車點亮無償獻血彩屏。當日,廣場活動現場、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各獻血點、獻血者之家線上直播活動盛況,多角度矩陣式分享傳播。期間,我省無償獻血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聘請來自各行各業的8名志愿者擔任我省無償獻血形象大使,將“全城熱血”的氛圍感營造到極致。“我們最想表達的是感謝。”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張淑琴說,“我們希望通過志愿者的先進事跡,能夠感召更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事業。”
這是6月里普通的一天,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服務大廳,前來獻血的志愿者絡繹不絕。正在捐獻成分血的許彩虹,是鄭州市紅十字會法律服務隊的志愿者,身著統一的志愿者馬甲,她和小伙伴們一起來服務大廳獻血。她的同伴,志愿者張勛說,“每逢周末、節假日,六一、七一這樣的時間節點,我們都會組織隊員們來無償獻血”,這次服務隊一共有14人來獻血。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說,平時每天來這里獻血的志愿者有六七十人次,逢周末、節假日可突破100人次,類似“5·8紅十字日”“6·14世界獻血者日”這樣特別的日子,這里的無償獻血志愿者可達200多人次。
志愿者獻血
大愛之城?
鄭州從來不缺“熱血英雄”
今年3月,在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服務大廳,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輔導員李帥輝完成了他的第100次獻血,他也因此獲得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鄭州市公民獻血委員會頒發的“無償獻血一百次”獎杯。實際上,李帥輝與無償獻血事業的淵源頗深,他本人就曾是一位無償獻血的受益者。1995年,剛剛讀小學的他曾經遭遇交通事故,當時因腿部嚴重創傷在救治過程中接受了輸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全國各地都竭盡全力救助災區,一則大學生為災區獻血排起長龍的新聞報道讓他格外感動。李帥輝第一反應就是想去獻血,可身處高三畢業的沖刺階段,這個愿望直到2009年他升入大學才終于完成。
“獻血應該是一件熱度穩定的持久性公益,而不應該只有一瞬間熱度。我們的血庫存量一直不容樂觀。”多年的獻血經歷,李帥輝對這一領域格外關注和了解,“疫情三年,受客觀因素影響,各地血庫的存量面臨缺口,臨床緊急醫療救援的壓力也可想而知。許多患者命懸一線的時候,匹配合格的血液就是為他們搶回生命的關鍵,因此,我們更需要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無償獻血,加入志愿者隊伍。”
作為一座大愛之城,鄭州從來不缺這樣的“熱血英雄”。據統計,像李帥輝這樣獻血超過100次的志愿者,鄭州共計有550余人!其中不乏獻血超200次、300次的“超級英雄”。對于他們來說,無償獻血已經成為習慣,在幾十年的漫長歲月里,他們始終堅持定期捐獻血液,直到身體不符合捐獻條件的那一天。
更多青年發揮無償獻血主力軍的作用
艱難時刻?
無數志愿者挺身而出扛起無償獻血的大旗
由于種種因素疊加,去年12月,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無償獻血工作進入低谷。張淑琴是1986年來到中心參加工作的,這也是她30多年職業生涯中的“至暗時刻”。當時,血庫存量頻頻告急,持續低于最低保障線,而隨著各大醫療機構診療秩序全面恢復,臨床用血量居高不下,血液供需矛盾加劇,省會鄭州臨床瀕臨無血可用的窘迫狀態。危急時刻,省會醫療衛生系統“萬人流動血庫”即刻啟動,河南省胸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人民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無數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挽起袖子,貢獻自己的“熱血力量”。其中,僅河南省胸科醫院一家,一月內就組織了兩次無償獻血。河南省胸科醫院院長袁義強身先士卒,來不及脫下手術衣就來到現場捐獻熱血,并號召全院干部職工踴躍獻血。
實際上,省會醫療衛生系統“萬人流動血庫”不止一次扛住了使命和擔當,而是屢屢在危急時刻“沖鋒陷陣”。據悉,省會醫療衛生系統“萬人流動血庫”成立于2010年,由省會醫務人員自愿組成,目的是在獻血淡季能夠沖鋒在前,保障臨床用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沒有人比工作在臨床一線的他們更明白每一滴熱血對于生命的意義。所以,每當進入酷暑和寒冬的獻血淡季,“萬人流動血庫”就會立即啟動,成為保障鄭州市臨床用血的壓艙石,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再創新高?
血液中心與志愿者攜手抒寫“生命之歌”
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不止有省會醫務工作者的“萬人流動血庫”,省市領導也針對無償獻血工作作出批示,號召社會各界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來,并專門發文要求各相關部門做好冬季及元旦、春節期間的臨床用血供應保障。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協會與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聯合發起“青春熱血,奉獻有我”無償獻血宣傳活動,鼓勵和號召團員青年發揮無償獻血主力軍的作用。省國資委也在全省國資系統發文,開展“萬人傾情助力,國資熱血擔當”活動,號召全體職工加入無償獻血志愿者的行列。
面對采供血不足的狀況,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也行動起來,積極嘗試,想盡辦法增加采血量。張淑琴說,中心采血部門早出晚歸,盡一切努力延長采血車在外采血時間。同時號召全體黨員干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持組織開展“黨建夜車”、“團建夜車”和以無償獻血為核心內容的黨建聯建活動,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無論寒冬酷暑都堅守在采血一線。“我們要讓群眾看到、感受到,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還在為生命堅守,為群眾的健康努力,只要群眾需要,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臨床用血提供安全和保障,也以實際行動感召更多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這些舉措是行之有效的,據統計,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2022年全年“黨建夜車”“團建夜車”采血26333人次,采集全血10.39噸。克服疫情、天氣等重重困難,全年服務接待無償獻血者228154人次,采集全血67.48噸,單采血小板80549個治療量;供應臨床紅細胞類血液成分96.41噸,單采血小板93249.5個治療量。省內血液調劑715次,完成70次支援外省保障任務,省際支援頻次和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通訊員 苗軍 劉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