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一輛載滿伊利金典牛奶包裝紙箱的車輛,從山東華上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上”)駛出,半小時后開進了濟南伊利工廠。濟南伊利供應部的工作人員早就等候在卸貨區,他們對這一車包裝紙箱進行色差、錯位、耐折、承壓等多個緯度的抽檢。現場工作的濟南伊利供應主管趙維娜告訴記者:“這一車共有13000多件紙箱,抽檢全部合格。”
然而合作之初,華上的產品合格率還總是上下波動,由于其位于山東平陰的工廠剛設立不久,設備調試、工人經驗還未達到最理想狀態,產品質量始終不夠穩定。為了解決問題,濟南伊利每周一都會會同華上以及另外四家包裝供應商一起磋商,分析原因、制定解決方案。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后,華上供貨的穩定性大幅提升。
山東華上包裝材料質量提升的過程,只是伊利與其眾多供應商之間合作交流的縮影。一方面為供應商提出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另一方面幫助供應商成長,是伊利一直秉承的原則:著眼于提高供應鏈戰略合作水平,最大化發揮供應鏈協同效應,持續帶動產業鏈共生共贏、聯動生態圈共建共享,攜手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日前,伊利還對13家供應商授以標桿供應商的榮譽稱號,伊利一直秉承“厚度優于速度,行業繁榮勝于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于商業財富”的理念,未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追求實現消費者價值領先、社會價值領先、員工價值領先、企業價值領先的全面價值領先目標,持續帶動產業鏈共生共贏,聯動產業鏈共建共享。
高質量標準引領發展
一個包裝紙箱的檢驗涉及色差、承壓、耐折、錯位等多個方面,只要有一項不合格,就會成為廢品,行業里有一項指標叫做“廢品率”。山東華上總經理林紅清楚得記得其中一項廢品率為1.2%的數字,如何能夠將這個數字再壓低?這不僅是華上攻克的難題,也是濟南伊利要解決的問題。
濟南伊利供應主管趙維娜介紹,每周一伊利會牽頭組織華上的工作人員到伊利來開會,會上還邀請了另外4家包裝材料供應商同行,就一周內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制定解決的辦法。伊利派駐相關工作人員去華上的工廠現場研究探討更是家常便飯。
林紅記得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模切機廢品的問題,濟南伊利TPM經理連續三天在現場跟蹤指導,不分晝夜探討交流,終于在大家的努力下,這項廢品率大幅降低,達到伊利的要求,還可以為華上每年節約近百萬元。
伊利對產品質量的高標準和嚴把控,讓供應商們印象深刻。一家山東食品原料供應商負責人記憶猶新的是,2018年該公司一款產品經過了初步的評審,最終進入到了伊利的研發系統,得以繼續推進。然而就是這一款產品的研發,前前后后做了20多次的測試和數據分析,自己的實驗室做完伊利的實驗室繼續做,直至伊利工廠做中試。“最后又經過了一年半的時間,前后下來兩年的時間才做成這件事,”該負責人感嘆道:“進入伊利的供應鏈系統是很難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經過這種過程的歷練,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會提高很大的一個層次。”
為了達到伊利的標準,從而提升自身的能力,甚至引領行業發展,也是廊坊市吉宏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梁的切身感受。“伊利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乳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理應是對消費者健康負責。我們作為伊利的配套供應商,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在每年、每個階段都在有所提升、有所改善的。”
林國梁介紹,包裝行業里最難的功課是,第一件產品和第一千萬件產品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統一性,否則產品陳列在貨架上,就會給消費者留下不好的體驗,進而影響品牌形象。可是回溯到2015年前,伊利的包裝供應商們還做不到設備、紙張、油墨的統一性,因此在2015年在伊利牽頭之下,吉宏在行業內推進質量創新,逐步統一了供應商的機器、紙張、油墨的參數,從而實現了伊利外包裝品類的改善。這也是包裝行業內的一次小跨步。
廊坊市吉宏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梁
全方位賦能
在行業內樹立最高的質量標準,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僅僅是伊利與供應商伙伴們合作的基石,除此之外,賦能幫扶、共同成長也是伊利為供應商做出的承諾。
“伊利應該是在我們的全球1000多家客戶里面,首家提出供應商賦能體系的客戶,”上述山東食品原料供應商負責人介紹。
目前,伊利已經構建了 “前鋒營+實戰營+領軍營”三位一體的供應商賦能管理體系。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培訓。通過搭建“伊起贏”學習平臺、提供外部精品課程、提供培訓認證服務、邀請專家學者授課等多種方式,幫助供應商提升管理及服務能力。
“伊利還會去請第三方外部老師給我們供應商做質量提升流程管理活動,而且這些活動都是免費的,我們也會邀請公司管理人員、質量人員、技術人員來參加伊利組織的這種活動,這些資源是我們平時可能不太容易去獲取到的,是伊利幫我們爭取到了這些資源。”嘉吉資深大客戶經理姜云棟介紹。
廊坊市吉宏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梁也表示,伊利商學院的課堂教授的不僅是業務知識,更是經營理念的轉變。“我們以前有一個錯誤思想,認為企業的幾個高層管理人員明白懂得先進的管理技術或者管理理念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是不夠的,”在參加完伊利商學院的課程后,2017年吉宏開始激活多家分子公司,引進精益項目管理理念,讓企業的經營管理從根本上發生轉變,最終實現企業效益的提升。
2021年,華上面臨著擴產的難題,資金問題棘手,最終借助伊利惠商保理業務的資金支持,完成了擴建。惠商保理是伊利針對產業鏈上下游伙伴提供資金擔保支持的業務。“我們在工廠布局、設備選型、智能制造的趨勢和投入方面走在了行業的前列,為穩定的產品質量和高效的供貨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企業的發展和成長離不開伊利的賦能和支持。”華上總經理林紅如是說。
山東華上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紅
共享未來
2025年要進入“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實現“全球乳業第一”,這是伊利向外界傳遞出的目標。而該目標的設立,也讓伊利產業鏈上下游的伙伴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上述山東食品原料供應商負責人認為:“伊利有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作為它的上游供應鏈,我們也要和它配套同頻共振的去發展,”因此,該公司接下來要從三個方面著手,與伊利共享發展:首先,要夯實科學基礎,做到提供給伊利的所有配料有可循的背書;第二,布局新賽道,在產品的發展上也要趕上伊利的步伐,做好配套供應;第三,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持續的深入的應用,把雙方的合作水平提高至戰略級別的層次。
吉宏瞄準的則是伊利的全球化發展的機會。林國梁表示:“伊利提出了全球織網的行動,我們也衷心希望我們自己能夠有幸跟隨伊利,在海外做一些配套工廠項目,把我們國內成熟的工廠運營的經驗和技術,快速復制到伊利的海外工廠身邊,能夠為伊利做更多的配套服務。”林國梁進而表示,伊利從牧場到消費者終端的產業鏈同樣是非常龐大的供應鏈,未來希望吉宏也可以在產業鏈條上尋找更多的機會,與伊利建立多元化的合作。
據悉,伊利的全球合作伙伴總計2000多家,遍及6大洲,分布在39個國家。其中,合作時長大于10年的供應商占比超過半數。伊利也曾表示,將著力于提升伊利集團合作供應商整體管理水平,帶動全產業鏈共贏發展,實現“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
嘉吉公司資深大客戶經理姜云棟
嘉吉資深大客戶經理姜云棟也同樣表示:“伊利一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際化公司,嘉吉也有150多年的運營歷史,我們在一些管理經驗、創新解決方案上,有很多方面可以跟伊利契合,所以我們一定會精益求精,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