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河南省上半年抓經濟、促發展”新聞發布會,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省搶抓疫后經濟恢復的重要窗口期,綱舉目張抓工作,項目為王抓投資,全力以赴拼經濟,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發展態勢。
總體來看,上半年我省與全國經濟運行走勢基本一致,“穩”的基礎在鞏固、“進”的動能在積蓄,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正在累積增多。
重點做了以下6方面工作:
重大戰略深入推進。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清單化抓好“十大戰略”年度任務落地落實,出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三年行動方案,持續增強投資、消費、出口、物流“四個拉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帶動力,上半年全省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3萬億元、同比增長3.8%。
重大項目加速建設。舉辦兩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實施重大項目集中攻堅行動,謀劃推進“雙百工程”,推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航空港區新型顯示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落地,上半年全省10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年度投資同比增長24.8%。
經營主體穩定增長。制定實施提振市場信心90條、進一步促進消費12條、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23條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推動政策實效“精準直達”微觀主體,上半年全省新設經營主體107.4萬戶、同比增長38.6%。
關鍵事項穩步推進。開展7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產業鏈培育,制定實施物流拉動加快打造樞紐經濟優勢三年行動計劃,謀劃實施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開展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空貨運三年倍增行動,推進中歐班列“五統一”運行,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7%、9.4%。
創新平臺支撐有力。揭牌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推動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加速融合,成立天健等6家省實驗室和省柔性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編制出臺“中原農谷”發展規劃,召開全省開發區、新型基礎設施等工作推進會議,認定授牌15個標準化“智慧島”,省科學院研發實體達31家。
重大活動密集舉行。組織省黨政代表團赴廣東、湖北學習考察,簽署豫粵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舉辦2023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全省文旅文創發展大會、豫港經貿合作交流會、“保險資管河南行”等活動,上半年全省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同比增長7.4%。
會議透露,下半年,全省經濟有望延續蓄勢前行的良好態勢,有基礎、有支撐、有信心為全國發展大局擔當盡責、多作貢獻。
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擴需求、穩增長。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三年行動,抓好持續擴大消費10條等政策落地兌現,辦好“2023河南夏日消費季”系列活動,深入挖掘住房、汽車等傳統消費潛力,大力培育夜經濟集聚區和新型消費,吸引更多游客“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滾動開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深化重大項目集中攻堅,抓實“雙百工程”服務保障,積極推動支持民間投資政策落地,保持工業投資良好增勢,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回升。強化百強外貿企業“一對一”保障服務,大力拓展RCEP成員國等新興市場。
二育產業、強集群。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統籌推進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和省醫學科學院重建,制定支持中原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引進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雙一流”大學布局鄭州研究院,體系化推進省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國家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一鏈一策”制定重點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和圖譜清單,串企成鏈、聚鏈成群。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集中資源引育“鏈主”企業。實施開發區產業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推動實現產業由空間集聚向集群發展躍升。開展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在通信網絡、算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領域布局一批重大項目。
三推改革、拓開放。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加快構建綜合配套改革“1+3+N”政策體系,制定我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文件。編制鄭州航空港區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快河南自貿區2.0版建設,制定鄭州機場國際地區客運發展行動方案,推進鄭州國際陸港新址建設,全力推動中歐班列(中豫號)擴量提質,力爭在“四條絲綢之路”優勢聚合上取得更大突破。
四抓協調、深融合。統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印發實施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提質推進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制定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務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落實中原農谷發展規劃,制定我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推進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出臺豫魯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抓好豫粵戰略合作事項落地,積極推進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建設。
五優生態、促低碳。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涉及黃河流域反饋問題整改,深化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國家流域治理試點,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生態支撐。實施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深化省級碳達峰試點探索,持續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
六惠民生、保安全。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實施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化工程,完善提升“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抓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國家醫學中心創建,扎實做好10件省重點民生實事。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綜合治理,完成省農商聯合銀行組建。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抓實抓細安全生產、防汛抗災等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 實習生 樊文鑫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