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對標先進學滬蓉 搶抓機遇建新功——鄭州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上海成都跟班學習工作綜述

          2023-08-1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對標先進學滬蓉 搶抓機遇建新功

          ——鄭州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上海成都跟班學習工作綜述

          當列車緩緩駛入鄭州東站,當熟悉的雙子塔和“大玉米”映入眼簾,當親切的鄉音充盈雙耳,中原區副區長樊效愷回頭和“隊友們”相視一笑:到家了。

          8月9日,距離他們作為鄭州市選派的優秀年輕干部離開鄭州去先進地區學習的時間已有3個多月。走的時候,還是陽春時節,歸來之時,已然立秋;走的時候,尚是滿臉期待,歸來之時,壯志滿懷。

          “3個多月沉浸式學習,我們看到了差距,但也受到了啟發;我們感到了不足,但也明確了思路。”這是跟班學習干部共同的心聲。

          選派年輕干部去先進地區學習,在鄭州市委組織部并不是新鮮事,放眼全國,這樣讓干部去學習、去取經的做法也并不罕見。但是,一年派出111名干部、每批派出40名干部、每批學習時間長達3個月,這樣的規模,在鄭州市委組織部培養干部、歷練干部的做法中尚屬首例。

          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先進地區跟班學習,是鄭州市委立足于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現實需要,著眼于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和有益探索。今年初,鄭州市委組織部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作有標桿、落實有標準、突破有標志”要求,圍繞加快建設“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的目標任務,聚焦對外開放、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文旅文創、現代物流、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決定分類分批精準選派111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等先進地區,沉浸式跟班跟崗學習,駐地開展“雙招雙引”,深入推介鄭州。

          3個多月前,第一批共40名年輕干部身負使命,辭別家人,分赴上海和成都;8月9日,他們學成歸來。3個多月,他們“對標先進”學到了什么?未來,他們將如何“學以建鄭”?

          三月學徒 于差距里找出路

          學習先進必須走近先進,跟班學習正是絕佳的安排。既然是“跟班學習”,就是要放棄當前的身份,無論是縣處級干部還是科員,無論是70后還是90后,在這3個多月里,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學生”。

          在上海臨港新片區,20名鄭州來的“干部學生”被分配到6個重點領域的10家單位,分別是4家國資企業子公司、4個職能部門和2個特色產業鎮,這些地方都是臨港新片區乃至上海開發建設的深度參與者和主力軍,是推動制度創新的戮力實踐者和排頭兵。

          在成都,20名“干部學生”深入10個區(縣、市)的農業農村、文旅、商務等12個一線部門,深入田間地頭感受和美鄉村發展,到時尚商圈體驗時代發展活力。

          90天,40名“干部學生”沉浸式深入學習,也結下累累碩果——在上海,學員們累計走訪企業單位(項目)174家,開展座談交流98次,參與各類展會論壇27場次;在成都,臨時黨支部開展集體學習6次、全體實地觀摩17處,學員們共計走訪鄉村87個、考察企業105家。

          90天,40名“干部學生”邊干邊學邊領悟,一個一個“解剖麻雀”,一項一項研究分析,他們逐步領悟了一些發展“秘笈”——

          上海臨港,創新驅動與科技賦能實現了產業的大發展。新片區成立4年,通過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創新案例87個,其中全國首創性案例36個,在重點領域制度創新上率先實現了新突破。中原科技城綜合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孟勝利感慨地說:“為推動不斷涌現的優質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上海市專門出臺文件,實施‘張江研發+上海制造’行動,加速讓科技研發成果找到落地應用場景。”鄭州,“創新驅動”位于“十大戰略”之首,臨港的“樣本”給學員們帶來了啟迪。

          成都,在蜀文化背景下孕育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將歷史文化遺產和城市旅游經濟相結合的文化戰略成為成都城市發展的一大亮點。鄭州,正在以“四地”支撐“全國重地”努力打造文化強市,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資源開發處干部馬艷輝不禁思考:“鄭州發展史也是5000年華夏文明史的濃縮,如何學習成都,讓鄭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時代發展流量,打造屬于鄭州的城市名片、城市品牌,是我們還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上海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曾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首批產品的建設奇跡;新奧動力微型燃氣輪機研制等項目,從摘得土地到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證,“四證”連發僅用了5天時間……金水區政務服務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孫艷麗說:“能夠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全過程最優服務已成為臨港的金字招牌,一個個‘臨港速度’的背后,彰顯的是新片區政務服務的高效和黨員干部的擔當。”

          成都,統籌古鎮古村落保護、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和水美鄉村建設,促進鄉村生態價值創新轉化,營造林、田、水、舍、人和諧共生圖景。登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東華鎮黨委書記孫琪琪說:“成都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積極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干事,挖掘自然、文化資源和歷史遺產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還有上海臨港匠心獨運的城市設計、“管委會+平臺公司”的建設開發模式、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成熟經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還有成都鄉村振興的發展經驗、文旅消費的創新理念、消費形式多樣化的成功探索……

          3個多月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對40名“干部學生”來說,卻是從觀念到意識、從理念到眼界、從思路到方法的一次系統的大洗禮大提升。

          三月跟班 于不足處找思路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已經逐步成長為國家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高精尖產業培育的孵化器、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天府之國成都,將天府文化元素有機融入旅游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和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

          “天地之中”的鄭州,向上海、成都學習,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轉化?有哪些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鑒?

          學習,貴在學以致用,重點和難點在于找準結合點,把先進的經驗和模式創造性地用在鄭州的發展實踐中。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

          學習上海,金水區自貿辦副主任孫立中認為:“對比上海,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城市定位和產業選擇,做實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妥善處理好產業發展中長短期利益關系,抓根本、抓鏈條、抓培育、抓創新、抓孵化,推動產業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

          學習成都,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三級調研員張晉科說:“我們要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優化產業布局,不斷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產’文章。在鄉村旅游項目定位上,要突出‘精品’意識,推出有代表性、名片性的鄉村旅游線路,提高農旅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對標上海,鄭州經開綜保區口岸服務局局長袁園說:“我們必須加大開放的力度,要把擴大開放、推進國際化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在制度創新上大膽創、勇敢試,用好用足國家在自貿區建設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推進對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努力拿出鄭州方案。”

          對標成都,鄭州市商務局干部張嘉琪總結:“鄭州交通樞紐優勢突出,要做好擴消費、促內需的優勢文章,不斷豐富消費業態,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大‘鄭州造’知名品牌的全球營銷推廣力度,培育消費領域‘小巨人’企業群和‘隱形冠軍’,引導老字號企業發掘利用鄭州特色文化元素,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參考上海,高新區溝趙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劉守強表示:“我們要立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制度設計、措施制定、貫徹落實等方面劃標準、設規范、定獎懲,以嚴的氛圍、實的措施、活的宣傳推進生產要素聚集,構建發展新高地。”

          參考成都,中牟縣副縣長杜磊磊說:“‘成都模式’以其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迅速崛起,取得了驕人業績,固然有其政策優勢,但不可忽略的是敢闖敢試、全力以赴、埋頭苦干的工作韌勁,鄭州要學習這種精氣神,以開放的姿態昂首站在發展強市的前列。”

          諸如此類,40名學員各有心得。他們表示,要做到“頂天立地”,頭“頂”“先進之天”、根植鄭州“希望之地”,用汗水和心血把鄭州這片腳下的土地深深滋養。

          3個多月的深入學習,90多天的沉浸式體驗,就是要看到“他山之璞”,更要琢好“自家之玉”。

          40名干部交上了他們的“期末成績”——上海學習班,多渠道獲得招商信息30余個,有3個項目已經運作成熟、將于近期簽約落地鄭州。成都學習班,對接考察的105家企業,已達成落地意向企業2家、吸引赴鄭實地考察合作企業3家。

          三月實踐 于實干中拼未來

          俯下身子、甘當小學生,進行沉浸式、實踐性、研究型學習,通過參觀項目園區、拜訪知名企業、問計行家里手、座談交流碰撞等形式,多維度、廣領域、全方位閱覽發達地區畫卷、傾聽發展故事、感受城市溫度、解析經濟密碼……

          何以這番?

          鄭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青年人才更是城市的活力與未來。面向全市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先進地區跟班學習,是市委著眼于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工作,對破解干部隊伍年齡老化、知識結構陳舊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希望讓年輕干部在跟班學習過程中經風雨、見世面、鍛筋骨、長才干。充分學習先進地區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新經驗、新模式、新思維,形成適應新時代、解決新問題、推動新發展的思路和辦法,以點帶面激勵全市干部隊伍更好適應新時代改革發展需要,擔當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鄭州實踐的重任。”

          何以未來?

          也許,就如跟班學習干部所表達的那樣,作為鄭州發展的中堅力量,要以昂揚的奮斗之姿繪就時代華章,要將3個多月的所學所思所感,化為今后工作中的源源動能,奮力交出無愧于鄭州人民的新答卷。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通訊員 王遠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