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上半年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下半年搶抓機遇突圍破局爭先進位

          2023-08-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昨日召開的全市重大項目觀摩活動暨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通報了上半年全市經濟發展運行情況,并對下半年的重點經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搶抓疫情后經濟恢復的重要窗口期,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政策措施,支撐帶動經濟恢復速度加快,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呈現出“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發展態勢。全市上下以“起步就是沖刺”的精氣神,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扛穩了“經濟大市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經濟運行跑出發展“加速度”

          上半年,全市GDP完成7008.6億元,同比增長6.3%。從總量上看,我市半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二季度當季,全市GDP同比增長6.7%,增速比去年四個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別加快3.2、5.2、2.7、10.9、0.7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更加突出

          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高于2019年同期(7.5%)0.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位,比去年同期前移4位。

          工業投資增長39.1%,在全省居第2位,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2個百分點。高技術行業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高速增長,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9%、12%、11.1%,規上工業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0.6%。

          消費“助推器”作用更加有力

          在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措施推動下,全市消費市場加快復蘇,接觸型聚集型消費明顯回升,出行類商品銷售旺盛,升級類產品需求不斷釋放。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3%,扭轉了2021年7月以來增速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被動局面;5月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增長30.2%,增速突破近10年最高水平。全市21個限額以上單位零售商品類別中,有12個正增長,增長面達57%。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79%,貢獻突出。限上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長36.8%,拉動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1.4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總收入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房地產“調節器”作用更加充分

          上半年,全市發放青年人才購房補貼、試行“帶押過戶”等支持住房消費的有效措施,提振了房地產市場信心,穩定了房地產市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927.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3%;二手房交易面積592.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9.7%。

          發力“穩投資”夯實“壓艙石”

          下半年是項目建設和謀劃推進的“黃金期”,全市上下發力“穩投資”,夯實“壓艙石”。加快項目進度,10月底前完成彩虹橋拆解新建工程,加快推進渠南路、新龍路等路網工程。加快推進金水河調洪、金水河分洪、常莊水庫加固提升工程,確保年底前完工。加快推進新G107快速化改造、隴海路東延(東四環至新G107段)快速化改建工程(隴海路一期)規劃編制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金水路中州大道立交橋整治工程、燕莊水面節點改造、豫泰路等13條路網工程。加快推進安羅、焦平、鄭洛等8個高速項目建設,確保年度投資目標如期完成。年底前管城區商代王城遺址亳都古巷主體完工,北慶里項目建成運營。

          重點區域“主引擎”作用更加強勁

          從各板塊主要指標看,開發區經濟增長迅猛,六區穩中有進。

          上半年,四個開發區經濟總量實現2406.3億元,同比增長7.9%,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貢獻率為42.7%,比一季度增加6.6個百分點,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

          六區經濟總量2519.5億元,同比增長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貢獻率為38%,比一季度增加1.7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成績來之不易,是全市上下積極籌謀、奮力拼搏的結果。面對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我市搶抓重大窗口期、機遇期,及時出臺促進現代物流業10條、促進批零住餐業10條、金融支持經濟25條等一攬子政策,建立涵蓋7大領域66項先行指標監測體系,抓實抓牢經濟運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重點項目建設等調度機制,切實盤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質量,奠定了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下半年,我市將保持定力,積極作為,奮力推動經濟發展全面提速提質,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持續鞏固消費回升向好勢頭

          下半年,我市將以創建國家消費中心城市為牽引,抓好國家和省促消費政策措施的細化落實,抓緊再推出一批契合我市實際的“硬”舉措。

          圍繞購物、餐飲、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推出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謀劃實施一批汽車展銷活動,通過發放消費券、加大信貸力度、汽車下鄉等措施拉動大宗商品消費。加快建設“超充之城”,圍繞居民區、城際快速路、公共區域、旅游景點、縣鄉重要交通節點等,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推動智能充電樁進小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村居、進停車場。打好政策“組合拳”,提振市場信心,激活居民購房熱情,確保商品房銷售面積保持兩位數增長。圍繞“山河祖國”文旅IP等特色旅游資源,完善文旅產業鏈條,聯合網絡社交媒體、線上旅游運營商、新媒體傳播平臺等創新開展網絡營銷活動。加快21條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培育打造一批有品牌、有熱度、有流量、有消費、有口碑的精品商業街區。

          持續提升創新能級

          下半年,我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主動對接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人才高地,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系統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對外依存度及關鍵核心技術評估,全面梳理企業技術需求;開展“揭榜掛帥”創新,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聯動,形成“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集群創新發展”的共生格局。啟動中原科技城協同創新服務平臺、河南省科研設施與儀器共享服務平臺與鄭州市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網絡平臺互聯互通。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四基”企業集聚區,力爭全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新增省級創新平臺100家以上。

          抓牢抓實產業轉型

          高度重視儲能產業發展,積極拓展風電、光伏、水電、充電樁等應用場景,為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夯實基礎。緊盯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核心城市、打造中部地區先進計算產業高地目標。趁勢而上做大衛星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建圈強鏈,打造全國領先的“衛星+”產業發展高地和創新應用標桿城市。培育人工智能創新企業,壯大智能傳感器、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集群,打造人工智能創新和融合應用高地。

          持續擴大開放深化改革

          下半年,以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我市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引導國有企業進一步向數據、算力、儲能、養老、網絡安全、糧食、儲運、加工貿易等領域布局。圍繞主導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建立由國有企業牽頭、高校與科研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協同的創新聯合體10~15家,形成一批專利和創新成果,增強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持續完善“鄭好融”平臺服務功能,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同時,扎實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一張網”改革,加快推進停車差異化收費、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等重點領域改革,為全省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探索鄭州經驗。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 張倩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