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守護青山綠水,河南法院亮出成績單

          2023-08-1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首個全國生態日特別報道

          一審審結環資刑事案3044件、民事案8168件、行政案5655件

          守護青山綠水,河南法院亮出成績單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去年以來,我省法院在推進環境資源審判體系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環境資源審判方面取得哪些積極進展?昨日,河南省高院通報了有關情況,并發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構建“18+1+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

          省高院在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和淮河干流、南水北調沿線區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的基礎上,經最高法和省委批準,去年8月又進一步將集中管轄范圍擴展到全省,確定18個基層法院集中管轄全省應由基層法院管轄的第一審環境資源民事、行政案件,鄭州鐵路運輸中院集中管轄對18個基層法院上訴的二審案件以及全省應由中級法院管轄的第一審環境資源案件,省高院環資庭監督指導全省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構建覆蓋全省的跨行政區劃的“18+1+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

          去年12月,省高院召開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推進會,覆蓋全省的跨行政區劃的“18+1+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正式運行,實現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三級法院全覆蓋

          經最高法院和省委編辦批準,去年5月在鄭鐵中院設立鄭州環境資源法庭,今年1月又在18個集中管轄基層法院掛牌設立環境資源法庭,實現了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三級法院全覆蓋。建立專家智庫,省法院從環境資源專家學者中聘任28名咨詢專家、96名技術調查官。制定《全省法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工作指引》,要求集中管轄法院實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強化適用三種責任保護生態環境。

          構建生態協同保護大格局

          攜手省林長辦在全省推行“林長+法院院長”工作機制,推動林業行政執法與生態司法有機銜接,加強森林生態保護;與省水利廳等聯合開展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形成嚴厲打擊水事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共同加強水生態保護。鄭鐵中院與當地中院、集中管轄基層法院與當地基層法院加強協助配合,共同做好集中管轄案件的立案、審理、執行和生態修復工作,全省環境資源審判一盤棋意識不斷增強;與陜西等6家高院簽署《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發表《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陜西宣言》,筑牢大秦嶺生態安全屏障,當好秦嶺生態司法衛士;指導鄭鐵中院與山西運城中院、陜西渭南中院共同簽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建立環境資源審判信息共享、跨區域重大問題聯系研究、黃河生態協同保護等機制,跨省際保護生態大格局不斷完善。

          ■典型案例

          非法在黃河河道采砂 5人獲刑

          2021年春節前后,張某仲、楊某國、黃某玉、王某廷、邵某祥在未取得黃河河道采砂許可證的情況下,在禁采區臺前縣清水河鄉原李清浮橋北岸西黃河河道灘地內擅自開采砂土。經測量,五名被告人合計開采砂土24734.1立方米,價值445214元。

          鄭州鐵路運輸檢察院指控五名被告人犯非法采礦罪,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五名被告人連帶賠償礦產資源損失97459.2元及勘測鑒定費用2萬元,并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鄭州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以非法采礦罪分別判處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個月零十五天到三年零四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1000至2000元,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5年內禁止從事采砂活動。

          鄭州鐵路運輸檢察院與五名被告人達成調解協議,五名被告人支付礦產資源損失、勘測鑒定費用及賠禮道歉報紙刊登費用。

          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審判“三合一”職能作用,懲治犯罪、保護生態、修復環境,讓中原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全省法院受理一審環境資源案件18738件,審結16867件,結案率90.01%。

          審結破壞自然保護地、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礦產資源等一審環境資源刑事案件3044件。

          兼顧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的硬性規定和替代性修復責任的柔性適用,審結一審民事案件8168件。

          堅持保護優先,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使查處職權,預防、制止和打擊破壞生態違法行為,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審結一審行政案件5655件。

          堅持把打造精品案例貫穿日常環境資源審判全過程,通過發布典型案例震懾、教育和引導社會公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發布典型案例4批35個,其中有3個典型案例被最高法院作為典型案例發布,1個入選最高法院年度案例。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