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評職稱了;“田秀才”“土專家”還有機會一步到位評副高職稱——8月29日,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了解到,省人社廳、農業農村廳共同印發《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對此工作進行了部署。
新型職業農民評職稱 分四類專業
所謂新型職業農民,是指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種植、養殖等生產經營或服務收入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在我省以農業為職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或農業生產服務的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的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返鄉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具有相應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都可以參評。
新型職業農民職稱隸屬農業系列,層級與我省農業系列職稱基本一致,其中,初級職稱名稱為助理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中級職稱名稱為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副高級職稱名稱為高級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專業為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四大類。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職業農民職稱是農業從業人員農業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志,側重考察申報人員技術水平、業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帶動能力。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對業績特別優秀、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創建有特色品牌的“田秀才、土專家”等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實行一步到位申報評審政策,打破學歷、年限、業績等條件限制,按照代表性業績成果、經濟社會效益進行評價。
新型職業農民初級職稱按照考核認定的方式實施,中、高級職稱采取業績成果綜合評價、實地考察、面試答辯的方式實施。新型職業農民正高級職稱按照我省農業系列申報評審條件執行。
申報評審條件 重技術重成效
《條件(試行)》中明確了新型職業農民職稱申報評審的條件。
其中,助理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須從事農業生產工作滿3年。
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須取得初級職稱后,從事農業生產工作滿4年,無職稱人員,須從事農業生產工作滿5年,且具備相應條件。
高級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要求取得中級職稱后,須從事農業生產工作滿5年;無職稱人員,須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工作滿8年,且具備相應條件。其中提到,獲得市級以上“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十佳農民”等與農業相關的表彰或省級以上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業生產領域內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土專家”“田秀才”,且對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應用有突出貢獻、示范帶動能力強的人員,可以直接評此職稱。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