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魯獎得主曹宇翔:河南必將誕生更多杰出詩人

          2023-09-21 來源:頂端新聞 分享到:

          2023年9月21日至27日,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在鄭州舉辦。據悉,本屆詩歌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作家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老家河南,中原故地。今天的鄭州,既繼承了《詩經?鄭風》的古典浪漫,又激蕩著新時代的昂揚詩情。作為中國詩歌版圖上重要的章節,參會的全國詩壇名家將齊聚于此。

          為迎接本屆詩歌盛會、傳承藝術文化,頂端新聞文學頻道特策劃“第七屆中國詩歌節高端訪談”欄目,《詩刊》社主編李少君、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葉延濱、著名評論家譚五昌為藝術總指導,專訪國內10余位詩歌名家,共敘中國新詩的發展。

          本期專訪名家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曹宇翔。

          “河南是文學大省,河南詩人令我敬重,感到親切。”在接受頂端新聞記者專訪時,曹宇翔稱。

          河南詩詞文化具有豐厚底蘊。他說,中原大地,人文歷史云蒸霞蔚。自己曾與多位生活在河南或老家河南的前輩、中青年詩人相識,讀過他們許多光彩照人、才華橫溢,洋溢大地和萬物氣息的厚重作品。

          在談及與河南的淵源時,曹宇翔回憶起了33年前,一位河南詩人對他寫作的鼓勵。“1990年《人民日報》副刊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大段文字談及拙作,7年后才知作者是鄭州一位青年詩人。1997年參加《詩刊》和《河南日報》在濟源舉辦的采風活動,在大巴上和一位小伙子聊天,一問姓名,才得知他就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好人好詩好山河,地域遼闊,人民眾多,大河奔流,峻峰聳峙,河南必將誕生更多杰出詩人。”

          中原是“詩的故鄉”,詩人輩出。誕生于河南的文化頂流杜甫、白居易等,都對曹宇翔的創作產生極大影響。“上高中時,老師贈我一本《李杜詩選》,豎排版,繁體字,在鄉村冬夜昏暗油燈下埋頭苦讀。那時點燈是便宜的柴油,每天早晨一臉黑煙。至今,這本詩選還在我書架上。我老家山東和中原土語相近,一位曾一起在軍藝文學系讀書的同學,老家河南,獲過魯獎,我從他小說里發現了“扁食”(餃子)。原來這倆字這么寫。說餃子無感,而“扁食”兩字氤氳的氣息喚起童年記憶,這記憶恰恰是詩的重要源泉。”

          曹宇翔在鄉村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鄉村童謠,民間的歌唱,四季分明的大自然,都極大地養育了他的想象力。“我覺得我母親也是我寫作的老師。童年幫母親在地里勞動,挖出的紅薯像一壟壟通紅火苗,母親突然直起腰指著天上變幻的云彩說:‘兒啊快看,天上有一群羊。’

          母親用手往天上一指,像摁開了曹宇翔腦子里的某個開關……

          “1991年,《星星》詩刊登我一個組詩,其中一首《盲藝人》,我詩里的節奏感、音樂性、敘事因素,也許來自鄉村戲劇和那位挨村說唱的民間藝人。”曹宇翔說。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