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中原 詩頌中華
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在鄭州閉幕
憑欄而吟踏歌行,詩歌原鄉灑詩情。9月27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作家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在河南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主題公園舉行。在閉幕式后舉辦的文藝演出上,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創意出發點,一場沉浸式、行進式的古今詩歌嘉年華精彩綻放。
交響樂詩朗誦《大地之上》
“詩歌藝術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
自9月21日開幕以來,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充分貫徹“詩歌藝術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的辦節宗旨,全省聯動,全民參與,碩果累累:活動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120多位詩歌名家、文化學者相聚中原,足跡遍布鄭州、洛陽、開封、鶴壁等地,參謁杜甫故里,親近《詩經》之源;開展“中國式現代化詩歌道路”“傳承創新:新舊體詩的百年發展”兩場詩歌研討會;發布四條中原詩詞歌賦主題旅游線路;《詩刊》面向全國開展了主題詩歌征集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線上線下還開展了“黃河詩會”“嵩門待月”“詩歌快閃”“東門踏歌”“詩歌大講堂”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詩歌主題活動。
詩歌節通過多種方式引領群眾感受詩歌魅力,也為河南文旅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和發展活力。
小學生吟誦經典詩詞
閉幕式上演一場古今詩歌嘉年華
閉幕式后的文藝演出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創意出發點,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主題公園打造了一場沉浸式、行進式的古今詩歌嘉年華。演出分為“詩頌中華·大地回響”“今我來思·詩脈相傳”“少年笑和·青春詩young”“詩以言志·情系家國”“勝日尋芳·詩頌中華”五個篇章。
“采詩以歌,結以篇章。今臨中原,詩韻霓裳……”在“采詩官”的引領下,開啟了與古今詩人的對話,踏上共賞國風國潮的詩歌之旅。
“大地之上,祖國的群星閃耀;大地之上,祖國的大河風流……在河之南,每一塊土地,都有其歷史;在天之中,每一滴河水,都有其源流……”由鄭州市愛樂樂團和于同云、丁建華、帥志剛、孫曉奇四位朗誦藝術家共同獻上的交響樂詩朗誦《大地之上》拉開了閉幕式文藝演出的帷幕,激情澎湃直沖霄漢;鄭州籍青年歌唱家曹芙嘉帶來的歌曲《黃河黃》為我們深情講述了黃河故事……“詩頌中華·大地回響”篇章帶大家感受中原厚土對詩歌的綿長滋養。
“老家河南,詩意原鄉”。第二篇章“今我來思·詩脈相傳”展現了延綿千年的中華詩歌文脈煥發的新生機,《春夜喜雨》《春日》《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鄭州市小學生用童稚朝氣的聲音吟誦了一首首經典的古詩詞,讓觀眾感受到了詩歌藝術的薪火相傳。
“心懷報國凌云志,青春不負少年郎”。走進第三篇章“少年笑和·青春詩young”,青年們載歌載舞,歌頌青春的美好年華,展示詩歌文化跨越時代的青春氣息。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歌還是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承擔著傳遞時代精神的使命,“詩以言志·情系家國”篇章通過朗誦和情景街景節目,講述了革命精神的誕生,展示了詩歌振奮人心的力量。
穿越歷史 “詩仙”與“詩圣”相逢
大千世界,人生何處不相逢?跨越時代,穿越歷史風云。在“勝日尋芳·詩頌中華”篇章中,見證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的相逢;豫劇表演藝術家楊紅霞,話劇表演藝術家吳廣林和眾多青年表演藝術家等帶來了精彩的情景演繹;著名文化學者酈波為我們講述了《影響我們靈魂和生命的詩歌》;朗誦藝術家徐濤、劉曉翠帶來的《祖國奏鳴曲》將演出推向最后的高潮。
閉幕式整場演出充分利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場地特色,通過多種藝術媒介與手段、詩意化的創新表達、互動開放的創新舞臺、別具匠心的觀演模式、應接不暇的詩歌演繹,跨越古今時空,以詩歌為引,溯文化之源,以詩歌為本,展詩歌之魂。這場浪漫的沉浸式文藝演出,為第七屆中國詩歌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閉幕式上還舉行了第七屆中國詩歌節優秀組織單位頒牌儀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河南衛視5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紀念牌。同時舉行了中國詩歌節節旗交接儀式,第八屆中國詩歌節將于2026年在浙江省舉辦。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秦華 成燕/文 徐宗福 見習記者 王樂瑤/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