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國足不卷

          2023-10-0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亞運會上中國軍團的優勢太過明顯,每日奪金猶如砍瓜切菜。于是,有人得出結論:“要想上熱搜,比賽輸了才行。但馬上也有人反駁:“未必,國足贏了就行。這透出國足的尷尬,但也說明了他們依然保有關注度。

          10月1日晚,很多人去了奧體中心,為的是看女子100米欄,也有很多人去了黃龍體育中心,為的是看中韓大戰。奧體中心啥情況我不知道,黃龍這邊可以說盛況空前。從主媒體中心出發的班車,不等到發車時間就已經坐滿,組織者不得不增加車次,車剛來,馬上又是爆滿。這情況上一次碰到還是9月24日,去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撲首金”的那一回。比賽性質上, 林雨薇和吳艷妮參加的是奪金大戰,國足只是一場四分之一決賽,連獎牌的邊還不沾,從這個角度說,國足“完勝”。

          走進黃龍體育中心,最醒目的是提示板:攝影背心已經發放完畢。旁邊仍有一群扛著設備的攝影同行在等著找場館負責人“協調”。文字記者還算幸運,組織者臨時增加了看臺席位,總算不至于站著看比賽。看臺可謂座無虛席,后來官方通報的觀眾人數是38000多,這么看來,國足至少是擁有一塊“金牌”的——現場觀戰人數最多的比賽。

          這么多人都來看國足,很難講心態到底是怎樣的。助力他們挺進四強?別開玩笑,跟韓國隊的差距顯而易見。非要在國慶之夜來給自己添堵?似乎也沒這個必要吧。但總之,足球,還有國足,終歸還是有人看的,雖然未必是“愛看”。也就是說,市場終歸還是有的,至于是不是珍惜了,有關人士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

          觀眾是熱情的,氣氛是火爆的。韓國人也是有所準備的。“我們不怕現場觀眾的噓聲”,賽前他們就這么說。事實也是這樣,“客場作戰”的韓國從一開場就占據了壓倒性優勢,皮球長時間都在中國隊半場滾動。踢了30多分鐘,韓國隊就進了倆,比賽結果已經沒有懸念。不能說中國隊的小伙兒們不拼,也不能說現場觀眾不給力,但呈現出來的比賽內容分明告訴你:兩支球隊已經不在一個層次。邊路很輕易就被突破,就像“大人打小孩兒”,對方的節奏永遠比你快半拍,防守時跟不上,進攻時早早被別人占住了位置。這已經跟斗志、跟體能、跟臨場應對無關,甚至跟基本功都無關,而是跟踢球習慣有關:從小到大,咱們跟對方踢的足球很可能就不一個概念。

          球輸得沒脾氣,自然也沒有那么激烈的情緒,頂多就是提前退場,比賽剛進入補時階段,眼前的看臺已經出現了大片空白。賽后的新聞發布會倒是座無虛席,多數是韓國記者,一人抱著一臺筆記本,一邊聽,一邊狂敲鍵盤。一直都說體育記者很卷,來看國足,就不用。

          也不是誰都像國足這樣輸得“無聲無息”,那邊廂,拿了冠軍的林雨薇幾乎沒啥動靜,連成績都沒有的吳艷妮,在網上制造的浪比錢塘江的潮都高,一夜都沒消停。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郭韜略/文 ?白韜/圖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