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小的出租車,鄭州的哥張金鐘想要載出一座城市的溫暖。
從去年8月開始,他免費為來鄭州就診的梅杰綜合征患者提供乘車服務,至今已經幫助了近300人。
“他讓我感覺很溫暖,改變了我對鄭州的印象。”小小善舉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患者贊不絕口。
一天免費接送兩名梅杰綜合征患者
10月9日,雙節假期后首個周一,鄭州的哥張金鐘一大早開著出租車出門,從位于南三環連云路的家中趕往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南院區。
路上他順手把前車窗中央的載客提示牌調成“有客”,并且收起了懸掛在副駕座椅背后的收款碼。
不到8點,張金鐘就抵達目的地,等待當天首位乘客——一名來自天津的梅杰綜合征患者。他需要從醫院南院區前往東院區進行身體檢查,然后再返回。
9點,患者如約而至,一番寒暄后張金鐘把他迎上出租車。行程十分順利,抵達東院區時,計價器顯示價格為80多元。張金鐘非但沒有收錢,還主動擔任起“陪診”。
患者檢查完身體后,張金鐘又將其送回南院區,這一趟他同樣沒有錢。
下午3點左右,張金鐘駕駛出租車抵達新鄭國際機場,在這里他接到另一名從外省來鄭州就醫的梅杰綜合征患者,并將其送到醫院附近的酒店安頓下來。這一回,他還是選擇不收費。
一天忙碌下來,張金鐘除了接送兩位患者,只拉了兩單活,總收入39元。算下來,不夠全家人當天的開銷。
一年多累計無償接送患者近300人
從雙節假期到現在,張金鐘已經免費為8名來鄭州就醫的外地患者提供乘車服務,這是他堅持了一年多的微公益。
2022年8月,一位朋友將張金鐘拉進了梅杰綜合征病友群。朋友告訴他,病友來自五湖四海,絕大多數都會到鄭州治療,可以在里邊多攬幾單生意。
梅杰綜合征會影響眼睛,病友們乘飛機或高鐵到鄭州后,乘坐公共交通不方便,往往都會選擇打車。在出租車生意不如從前的境況下,這似乎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很快就有病友聯系張金鐘,需要在鄭州打車,讓他前去接機。
從患者口中,張金鐘詳細了解了梅杰綜合征相關知識,覺得他們十分值得同情,所以當時就下定決心,為這些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將患者送到醫院后,他沒有收取費用。當天下午,他就在病友群里發了條信息,有人到鄭州看病需要用車盡管找他,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一定會鼎力相助。
就這樣,張金鐘開啟了無償接送梅杰綜合征患者的微公益,截至目前,他已經累計幫助了近300人。
不僅僅是接送,患者們在鄭州人生地不熟,提出任何需要幫助的事情,他都會盡可能伸出援手。比如打印病例、當向導、找酒店等。
打造1號敬老出租車
在張金鐘的微公益事業里,他想要幫助的不僅僅有梅杰綜合征患者,還有老年人群體。
張金鐘的出租車副駕前,擺放著一張“1號敬老出租”牌子,上邊寫著“75歲以上免費乘坐,有人陪同減半。”
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后不久,張金鐘就專門制作了類似的牌子放在車內顯眼位置,雖說中間換過,但內容大同小異。那是他想為老年人提供幫助的見證。
三年前,張金鐘在鄭州棉紡路附近接到一位老年乘客。送對方回家過程中,老人質疑他繞路。
張金鐘多次耐心跟老人澄清,可惜沒有得到理解。最后他索性不打算收取老人費用。
將老人送到家后,張金鐘本打算直接離開,卻被老人的妻子攔住,硬是要支付車費。
這件小事讓張金鐘十分有感觸,所以他決定將自己的出租車打造成敬老出租車,讓鄭州的老年人們得到更多尊敬。
起初他制作的牌子上只有“敬老出租”幾個字,后來又加上了“1號”,借此他想告訴大家這樣的出租車還很少,需要更多司機參與進來。
“雖說平時坐出租車的老年人較少,但我還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給予一些幫助。”張金鐘說。
“他改變了我對鄭州的印象”
“他真是個大好人。”回憶起今年年初來鄭州就診的經歷,重慶梅杰綜合征患者皮紅贊不絕口。
張金鐘不僅免費接送皮紅,還幫她找了住處。在鄭州那一個月,皮紅想要借機到少林寺、黃河灘區看一看,得到消息的張金鐘主動擔任起向導。
前往少林寺時,皮紅搶先買了兩人的門票。張金鐘覺得沒有盡到“地主之誼”,就悄悄雇了一名導游,還請皮紅體驗了索道。“耽誤他賺錢不說,往返車費他都沒收,還貼進去四五百元。”皮紅說。
呼和浩特患者白楊是三個梅杰綜合征病友群的群主,她全程見證了張金鐘幫助患者的過程。
“真的是太熱心了,病友們都喜歡找他,信任他。”白楊也曾來鄭州就診,得到張金鐘熱情接待。
“他跟我不一樣,還沒有退休,需要養家。”曾經有一段時間,白楊覺得張金鐘一直免費接送病友,影響賺錢養家糊口,就索性把他從三個病友群踢了出去。
可是張金鐘不死心,他不厭其煩地與白楊溝通了很長時間,終于說服了對方。白楊再次將張金鐘拉進病友群,同意他繼續幫助大家。
張金鐘去接送患者時,總會把收款碼藏起來。后來,很多患者來鄭州時會準備好現金,想要直接塞給張金鐘,也都被他拒絕。再后來,有患者會悄悄把錢藏在出租車上,離開后再告訴張金鐘。為此,他現在接送患者時,都會小心“提防”。
“他讓我感覺很溫暖,改變了我對鄭州的印象。”白楊說。
自己從中收獲了快樂
現年46歲的張金鐘,老家在河南駐馬店,目前和愛人以及兩個孩子定居在鄭州。他曾經在工地搬過磚,還收過廢品,三年前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
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是十分寬裕,妻子王書環是一名普通工薪族,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就連那輛出租車也是“大包”來的,每個月光承包費都得三四千元。
早些時候,王書環不贊同張金鐘搞敬老出租車,也不贊同他免費接送患者。因為家里的負擔不小,將來孩子們還要上大學,需要未雨綢繆。
但是王書環拗不過張金鐘,多次勸說也沒改變他的想法。“反正是做好事,索性我就不管不問了。”
“我雖然能力有限,但看不得別人受苦。”張金鐘說,自己沒有把錢看得太重要,開出租車雖然發不了財,但養家糊口沒問題。作敬老出租、免費接送患者確實會影響賺錢,但自己從中收獲了快樂。
出租車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張金鐘想要從自己做起,來體現鄭州的文明、和諧、熱心,讓外地人到鄭州感受到家的溫暖。
“希望有更多司機加入進來,將敬老出租傳遞下去。”張金鐘憧憬著,等自己75歲時,在鄭州大街小巷一招手,就能坐上免費的敬老出租。
(文中患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