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基礎工作、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今年以來,中牟縣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結合工作實際,抓住節氣、時令、節日等重要節點,以鞏固“六亂、六清”成果為抓手,緊盯全縣道路兩側、景區周邊、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周邊、村內公共區域等環境突出問題,“緊鑼密鼓”辦活動,實現人居環境“凈綠亮美”大提升。
高站位部署,“精準化”謀劃,舉辦“大活動”
今年上半年,啟動“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全縣村莊專項行動開展率達到100%,完成率達到95%以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同步開展“人居環境四類村莊創建評比”活動,全縣169個現狀村莊(不包括50個社區+19個城中村),目前“美麗宜居村”45個,達27%以上;“環境示范村”59個,達61%以上;“環境達標村65個”達99%。抓住國慶中秋、秋收農忙等重要節點,開展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以“清得堅決、運得干凈、管得規范”為目標,合理劃定“秸稈堆放、農具擺放、農機停放”三個區域,細化措施、夯實責任、緊盯節點,加壓推進,對農村人居環境展開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形成“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標準、限時必達標”的工作格局。
全覆蓋整治,“零容忍”治亂,根除“臟亂差”
中牟縣堅持上下聯動、條塊結合,開展地毯式排查、鐵拳式整治、鐵腕式督導,形成工作閉環。
一是地毯式排查。將全縣255個村莊(社區)細分為精品村、示范村、標準村、達標村和農村社區“五類”,把分包干部、村“兩委”干部等力量定職到每個區片單元擔任管理員、排查員、宣傳員,排查房前屋后和村內街巷亂堆雜物、亂倒亂扔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建筑垃圾、沿路沿街違法建筑、國省干線兩側廊道雜物垃圾、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等問題,做到不漏一處。
二是鐵拳式整治。各職能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能,鄉鎮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堅持鐵腕治患、頂格執法,用好法律、法規、政策、行政等綜合力量,形成嚴管、嚴查、嚴罰、嚴打的高壓態勢,真正實現了部署快、行動快、效果顯的目標。
三是鐵腕式督導。縣農村人居環境專班辦公室采取“日督導、隨手拍、隨時曝光、跟蹤問效”問題發現機制以及考評辦法,運用“日推進、周調度、月評比”的工作機制,同時邀請縣紀委監委、縣督察局全過程參與督促檢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確保集中整治活動取得扎實成效。
多渠道保障,“全方位”覆蓋,營造“好氛圍”
一是高強度推進。截至10月15日,中牟全縣已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村255個,占行政村總數100%,累計清理垃圾2945處,整治亂搭亂建105處,清理殘垣斷壁132處,整治“空心院”185個,清理坑塘45處,整治規范集鎮市場22個,整治廣告牌欄227處。
二是夯實資金保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夯實工作基礎,徹底解決基層擔憂和資金困難,縣財政列支專項資金700萬元,先行下發各鄉鎮、街道(中心)專項用于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
三是營造全民參與氛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廣泛利用“字—圖—文—頻—物”立體宣傳體系,普及農村人居環境政策知識,讓群眾直觀清晰了解整治必要性,宣傳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引導廣大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中牟縣將繼續嚴格貫徹落實省市有關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細化人居環境整治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健全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群策群力,齊心共進,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成效化,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際成效為發展“四大片區”、打造“四個中牟”貢獻力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朝暉 通訊員 曹 鵬 毛 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