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喜報!滎陽市人民調解員李學謙榮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

          2023-10-1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近日,司法部表彰了一批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滎陽市司法局推薦的人民調解員李學謙榮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成為滎陽市唯一獲得該稱號的調解員。

          精學善用 打鐵還需自身硬

          李學謙是滎陽市索河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人民調解員,同時又被滎陽市人民法院、滎陽市公安局索河路派出所聘為特邀調解員,還身兼滎陽市人民陪審員一職。自2015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以來,扎根基層,一心為民,小到家庭瑣事、鄰里矛盾,大到傷亡賠償,只要找到他,總會心悅誠服、化干戈為玉帛。

          他善于學習,虛心受教。剛到司法所的時候,缺少調解的工作經驗,他利用工作業余之際,認真學習了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等涉及人民調解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學習全國優秀調解員的調解技巧,實操技能和理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實際工作中,他不斷地在實踐中歷練,在實踐中總結,迅速成為一名能夠熟練化解各類矛盾的行家里手。“只有學習,才有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這是李學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用心用情,群眾利益無小事

          不怕跑斷腿,不怕磨破嘴,就怕群眾不滿意。群眾事無小事,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社區居民水道堵塞,房頂漏水,路面損壞等等,看似都是小事,但每件事都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2023年4月,轄區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家庭贍養糾紛找到司法所。李學謙了解得知,這是一起因兒子離婚后生活不如意遷怒老人引發的家庭矛盾。李學謙不偏聽偏信,到社區、到老人居住小區多方了解,最終找到癥結。通過對雙方做大量的思想工作,李學謙的耐心、真心和真情感染了這對父子。最終,兒子認識到了錯誤,承諾今后會善待自己的父親,一場贍養糾紛圓滿化解。

          調解如“庖丁解牛”,找對方法,總能發現問題的關鍵。李學謙每次接手案件并不著急調解,而是先細致研究,做謀劃、想對策,找準糾紛癥結,一招制勝。2023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對夫妻因家庭瑣事到司法所尋求幫助,李學謙詳細了解情況后,考慮到雙方只是一時沖動,便采用背靠背調解法,當天就使夫妻雙方互相諒解,重修舊好。

          慎思篤行,調解對路事亦成

          類似這樣的糾紛還有很多,8年來,李學謙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實踐和成長,專業、敬業成為他的標簽,善于分析研究每起調解過的案件,總結出了諸如“冷卻降溫法、換位思考法、逆向求助法、案例引導法、扶正祛邪法”等多種調解方法,并依據各類調解案件的輕重緩急,綜合運用循序漸進法、趁熱打鐵法、求同存異法、迂回包抄法等調解方法,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糾紛,經他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共236起,其中疑難糾紛13起,防止“民轉刑”案件9起,群眾性事件5起,調解成功率均達98%以上,先后收到人民群眾感謝錦旗20余面,為轄區社會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人民群眾一致稱贊。

          樹立標桿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李學謙是一個標桿,也是眾多如李學謙式扎根基層民調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滎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滎陽市司法局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個新時代“楓橋式司法所”——豫龍司法所、11個五星級司法所和4個四星級司法所;同時,積極促進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協調聯動、深度融合,在市公安局事故中隊、市人民法院訴調中心、市信訪局、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設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室,選派優秀人民調解員進駐,專門從事聯合調解工作。最大程度方便了群眾,減輕了群眾的經濟負擔,大量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避免了基層矛盾的激化和發酵。

          調解工作機制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調解員隊伍的持續壯大,一大批像李學謙一樣的優秀調解員遍布全滎陽市15個鄉鎮(社區)以及各行各業,用扎實有效的調解工作繼承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為社會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姚輝常 通訊員 李靜


          分享到: 編輯:王洋 統籌:陳靜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