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計劃建立全面覆蓋市、縣、鄉的三級醫保智能監管網絡,實現各類醫藥服務行為的全面、及時、高效監管,從源頭防止醫保基金“跑冒滴漏”。這是10月25日記者從省醫療保障局獲得的信息。
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基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是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的重要基礎。為提高全省醫保基金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和參保人員權益,今年起,河南省計劃用2年時間,在全省范圍推行智能場景監控系統建設應用,建立覆蓋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醫保智能監管體系,實現各類醫藥服務行為的全面、及時、高效監管。
醫保智能監管如何實現?據介紹,我省將按照“所有統籌區全面開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兼顧、重點監管場景全部覆蓋”的原則,依托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構建醫藥服務場景線上線下聯動、全方位覆蓋的一體化監控體系。通過運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大數據等技術,借助智能場景監控醫保服務終端、便攜式認證服務終端等智能感知設備,對定點醫藥機構的醫藥服務行為、參保人的就醫購藥行為等進行實時監控,實施從場景數據采集、識別、分析到發現、預警、指揮調度、稽核、處理的全流程閉環監管。
鄭州、開封、周口等地區將先行先建。先行先建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涵蓋綜合性和專科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定點藥店以門診統籌、門診慢性病和“雙通道”藥店為主。
按照計劃,2023年,我省各統籌地區醫保部門重點建設開展血液透析診療項目、門診統籌、門診慢特病、康復理療以及存在住院場景定點醫藥機構,實現智能場景監控建設全省統籌區全覆蓋。2024年,在試點建設應用的基礎上,全面推行定點醫藥機構智能場景監控系統建設應用向基層延伸,實現市、縣、鄉三級網絡全覆蓋。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