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國縣域/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研討會2023”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壹城經濟咨詢中心(壹城智庫)在研討會上發布《中國縣域發展潛力報告2023》。
李新華 攝
報告指出,縣域現代化,關系著大多數中國人。沒有縣域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難點在縣域,重點也在縣域。截至2022年底,中國共有縣域1866個,占全國國土面積的90%左右,占中國大陸人口和GDP比重分別為52.5%和37.8%。客觀上看,縣域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2.0%。
充分挖掘縣域發展潛力,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全局。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縣域既是都市圈和城市群高水平一體化的重要支點、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載體、資源和能源供應的重要基地,又是邊疆安全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支撐,更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馬健 攝
評價縣域發展潛力,既要看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的制約,又要科學把握技術進步、經濟結構變遷、人口流動等因素對縣域發展的深刻影響,更要深入分析縣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遇和對個人發展機會;既要承認發展基礎、規模經濟對未來發展的根本性影響,也要看到部分縣域憑借獨特優勢、搶抓時代機遇,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考慮縣域發展潛力具有動態性、隱蔽性和滯后性等特征,為科學評價不同縣域發展潛力,壹城智庫課題組根據引領性、包容性、科學性等原則,構建了縣域發展潛力評價體系,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縣域發展潛力評價體系
依據上述指標體系,課題組對1866個縣域進行了總體評價。數據來源包括:《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3各省市統計年鑒》《2022縣和自治縣的統計公報》《2022中國縣域統計年鑒》,以及課題組在互聯網上抓取的相關數據。排名前100的縣域如表2所示。
表2 2023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
從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的區域分布來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分別占50席、38席、11席和1席。東部和中部入選縣域較多,西部縣域發展也有亮點,東北則相對弱勢。東部縣域的潛力在發展活力、發展特色和人居環境三方面比較突出,中西部縣域的發展潛力,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和發展特色。從傳統的南北方來劃分,南方占75席,北方占25席,南方遙遙領先,這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基本一致,是由人口流向、發展活力和人居環境共同決定的。
分省份來看,安徽省縣域發展潛力仍然最為引人注目,總共有13個縣域入選縣域發展潛力百強。江蘇也有13個縣域入選,四川則有7個縣域入選,分別成為東部和西部入選潛力百強縣域最多的省份。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和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建設加速,這些縣域的發展潛力將得到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