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杭州亞殘運會獲得的金牌”,當李露微笑著向大家展示她胸前的金牌時,整個報告廳“哇”聲一片。
11月22日下午,省殘聯組織殘奧會冠軍王金剛、李露,杭州亞殘運會冠軍季子賢、王獻,第四名楊佳凡等走進鄭州市惠濟區薛崗小學,參加《以體育人,教育向未來》為主題的宣講活動。運動員們先后向現場小學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訓練感受和比賽感悟。
田徑冠軍李露:完美逆襲,站上世界大賽最高領獎臺
今年10月28日,在杭州亞殘運會田徑女子400米T47決賽中,河南鄧州姑娘李露以58.52的成績獲得冠軍,而此前在2016年的里約殘奧會上,李露還以58秒09的成績奪得女子田徑T46級400米冠軍。
談起自己冠軍之路,李露說,自己小時候貪玩,沒有安全意識,4歲那年突發事故導致截肢,失去了一條手臂,一段時間內變得不自信了。通過家長的鼓勵,也通過在賽場上獲得的一次次成績比拼,她進入了省殘聯的訓練。2015年,她通過努力學習、訓練,順利考上大學,并在第九屆全國殘運會上獲得兩金一銀,打破了全國紀錄,拿到了奧運會的入場券,完成了運動生涯的第一個目標。首次登上殘奧會的賽場,她在被對手領先幾十米的情況下,完成反超,逆襲對手獲得冠軍,站上世界大賽最高領獎臺。
今年,29歲的她,在杭州亞殘運會上,面對眾多實力不凡的年輕運動員,她依然拿下兩金一銀,完美收官,收獲運動生涯的59金9銀10銅。
李露的分享讓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發出嘖嘖的贊嘆聲。“頑強拼搏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行為,一種精神,”李露勉勵在場小學生們,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與祖國共奮進,讓中原更出彩。
自行車運動員楊佳凡:“相信自己,今天一定會比昨天做得更好”
楊佳凡是一名C1級自行車運動員。由于患有先天性小腦癱瘓,她無法正常語速說話,但也堅持向大家作分享發言。她說自己以前不會騎車,訓練都是需要教練抱著上車、下車,并且也會摔車,不過現在比之前好多了。近幾年,通過努力訓練,她先后獲得2019年全國第十屆殘運會金牌、2021年全國第十一屆殘運金牌。在杭州亞殘運會上,她也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當她堅定地說出“相信自己,今天一定會比昨天做得更好”時,現場很多人為之動容,流下感動的淚水。
游泳冠軍王金剛:其實嚴格也是一種愛
東京殘奧會冠軍、杭州亞殘運會冠軍游泳運動員王金剛分享中提到“嚴師出高徒”,他勸勉小學生,不要抱怨老師和家長對他們嚴格的教育,其實嚴格也是一種愛。季子賢說因為自己個子比較矮,有人勸自己放棄體育,她憋著一口氣,認為堅持肯定會有好運,時間會證明自己。王獻說,每個人都有瓶頸期,學習也有困惑的時候,要堅定信心,朝著目標努力前進。運動員們表示能為國家、為河南爭榮譽,能用自己的努力在賽場上奏響國歌,自己非常自豪。
運動員們還參觀了薛崗小學籃球社團、足球社團、空竹社團以及啦啦操社團的戶外活動,并與毽球社團的小學生一起踢毽子,感受小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精彩表現。
六年級二班的楊佳和說:“一直很崇拜運動員,今天聽到他們的成長之路很受鼓舞,感受到拼搏向上的運動精神。”她表示自己會堅持設計師這個夢想,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向這些運動員學習,永不放棄。
“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奮斗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鍛煉身體,磨練意志。”惠濟區薛崗小學校長李鵬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見習記者 田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