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鄭州市第二十屆職工技術運動會餐飲技能競賽在鄭州旅游職業學院象湖校區拉開帷幕。本次比賽分為中式烹調和中式面點兩個工種,一百余名選手參加了角逐。
據了解,競賽分為理論知識、實操技術兩個階段,理論成績占總成績的30%,實操成績占總成績的70%。為擴大參賽選手的視野,通過比賽增長見識,還邀請了河南餐飲業著名技術流派宗師為大家現場獻藝。釣魚臺侯派宗師李志順、展師門掌門展義德帶領弟子們進行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蒙眼拉面、蓑衣黃瓜、調料作畫等技藝展演。在烹制名菜環節,難得一見的北宋名菜炸紫酥肉吊足了觀眾們的胃口。看似普通的五花肉在油鍋中反復炸至焦黃,中間的火侯全靠眼力把控。成菜切片,色澤金黃微紅,香氣四溢,酥脆香美,似烤鴨而勝烤鴨。大師們介紹,豫菜的特點取料廣泛,選料嚴謹。看似簡單的一道紫酥肉,經歷了前期的調料腌漬入味,后期的香醋涂抹炸制,每一個環節的制作都有講究,稍有閃失便有可能失敗。豫菜師父做菜時看似云淡風輕,簡單質樸,實則背后是刻苦的研習和千錘百煉的打磨。
大賽裁判長介紹,競賽在實操階段更注重參賽選手的臨場發揮和細節。一條黃河鯉魚,不同的選手會選擇不同的制作方法,可炸可蒸,可咸可甜。打分環節則要看這道菜整體制作水平,更要考慮細節的處理,比如尾部的修剪,芡汁的厚薄等。面點的制作更是如此,不僅要看制作的精細程度,還要考慮這道點心是否通過顏色形狀等方式創造出了意境,要讓人有食欲,還要讓人賞心悅目。
記者從市總工會了解到,舉辦全市餐飲服務業職業技能競賽,旨在弘揚烹飪文化,倡導工匠精神,扎實推進群眾性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向縱深發展,激勵廣大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加快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對發掘和培育餐飲服務行業優秀職工,全面提升我市餐飲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助推餐飲服務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大賽獎勵規則,各工種(項目)競賽理論、實際操作成績雙合格且總成績獲第一名者,授予“鄭州市技術狀元”稱號,并按程序申報“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各工種(項目)競賽理論、實際操作成績雙合格且總成績獲第二至第五名者,授予“鄭州市技術標兵”稱號。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