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壓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科學防治高血壓,選擇合理的降壓治療方案很關鍵。
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同樣的降壓藥物在不同的患者中,可表現出不同的降壓效果。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結果表明,產生這種藥物療效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體內藥物代謝酶、藥物轉運體和藥物作用靶點的編碼基因存在多態性。為了指導我國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化用藥,中國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基于中國高血壓人群的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結果表明,CYP3A5*3和NPPA(2238T>C)基因多態性與鈣通道阻滯劑的療效相關;ACE(I/D)基因多態性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療效相關,AGTR1(1166A>C)和CYP2C9*3基因多態性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療效相關,ADRB1(1165G>C)和CYP2D6*10基因多態性與β受體阻滯劑療效相關;NPPA(2238T>C)基因多態性與噻嗪類利尿劑療效相關。
通過檢測高血壓藥物反應相關基因多態性位點,依據基因檢測結果調整降壓藥物,在收縮壓降低幅度方面優于循證醫學,能更快更有效地使血壓達標,從而減少嚴重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未來,我國人群高血壓藥物基因組數據庫還將進一步完善,高血壓藥物反應相關基因檢測包也將在臨床推廣應用,這將為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化精準治療提供更精準的依據。
鄭州市中心醫院?侯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