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暢通鄭州”目標
兩年打通115條“斷頭路”
建議鼓勵“短停快走”
提高道路停車位周轉率
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該部門緊緊圍繞市區道路暢通中存在的“堵、難、亂”現象,聚焦“暢、序、便”,從工程項目謀劃、資金保障、停車差別化收費等方面展開積極探索,提質破局。
圍繞“暢通鄭州”目標,市發改委為加快推動快速路網系統、橋隧工程和支線路網打通工程建設,將二七廣場隧道、金水路中州大道綜合改造、彩虹橋新建工程等道路列入建設計劃,推動各項工程按時間節點建成通車;配合城建、城管部門推進市區兩級城市路網改造,市區兩級累計完成“一環十橫十縱”城市路網改造137條;梳理市區道路積水點、“斷頭路”等有關情況,2021年65條、2022年50條“斷頭路”完工通車,有效緩解了區域交通壓力。
此外,為加快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發改委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統籌做好資金支撐,有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同時組織相關單位爭取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資金、省財政配套等資金支持。
多位專業人士認為,鼓勵“短停快走”,提高道路公共停車泊位周轉率勢在必行。據統計,目前,市區道路內停車泊位日均周轉0.99次,部分區域日均周轉不到0.5次。同時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機動車大幅增加,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痛點。利用價格杠桿鼓勵“短停快走”,提高公共停車泊位周轉率,緩解停車資源供需矛盾已經勢在必行。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侯愛敏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