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基金成為我市社會投資的撬動力量。記者昨日獲悉,2023年市財政局充分發揮政府基金戰略投資和產業培育功能,以“有為政府”激活“有效市場”,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截至目前,我市共設立各類政府投資基金28只,總規模1234億元,累計投資金額約300億元,投資項目260余個,帶動社會投資超千億元。
中鐵裝備盾構機生產線
發揮戰略直投功能
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作用,適時調整政府基金投資重點,通過發揮基金戰略直投功能,助推省市重大項目落地。2023年重點支持了航空港區引進新能源乘用車及動力電池項目投產落地。截至12月底,該項目已累計下線約20萬臺新能源汽車,項目整體貢獻產值約335億元,新增就業約4萬人。通過支持核心節點企業落地,改善預期,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加大投資力度,有效發揮財政杠桿撬動作用和逆周期調節功能。
提升產業培育能力
構建“天使基金、產業(直投)基金、母基金”分類運作體系,提高運作效率,增強基金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力。組建天使基金。主要投資鄭州市域內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基金不以營利為目的,由科技部門主導,財政部門配合,市場化機構自主決策。擴大產業(直投)基金規模。將中心城市基金規模擴增至300億元,主要實施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等戰略投資,采用委托管理模式和分級決策機制。分期組建母基金。按行業領域和財政承受能力分期組建母基金,主要通過引入專業機構設立各類子基金構建基金生態,引導社會資本實施產業培育。
大力培育基金生態
通過優化基金管理運行機制,有效提振市場信心。優化基金資金籌集機制。市財政每年將安排不低于30億元,構建以財政投入為主渠道,各縣(市、區)、市屬國有企業多方注資的基金籌集機制,有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金運作和產業培育,提升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效果。優化基金工作推進機制。通過構建“政府指導、公司運作”的扁平化推進機制,既保證了基金的政策屬性,又提升了市場化運作能力。探索構建基金容錯機制。探索建立責任追究和容錯糾錯機制,不將正常投資風險作為追責依據,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2023年新簽約落地市場化子基金4只;征集142個產業項目并組織基金對接;成功舉辦“科創中原 聚力鄭州”論壇、“鄭基金 創生態”系列路演活動等,吸引200余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區域基金生態持續優化。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侯愛敏/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