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2月3日晚,“金龍迎春·和合之美”河南戲曲名家晉京公益慰問演出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豫劇人李樹建攜多位戲劇名家用精彩的節目,向首都勞模、先進工作者、務工人員表達誠摯的慰問和新春的祝福。2月4日上午,“慰問農民工·歡樂北京行”河南戲曲名家晉京公益慰問演出第二站,又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會展中心舉行,河南戲劇名家繼續登臺,為堅守在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廣大商戶、河南老鄉獻上了一道藝術大餐。
活動由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政府駐京辦、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資集團主辦,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北京河南大廈、 北京河南人之家、北京河南企業商會、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承辦,河南豫劇院青年團演出。
3日晚上,伴隨著喜慶的豫劇《抬花轎》選段“府門外三聲炮花轎起動”,正式拉開了“金龍迎春·和合之美”河南戲曲名家晉京公益慰問演出的帷幕。
在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豫劇人李樹建攜豫劇名家張寶英、賈文龍、王惠、關美利、盛紅林,曲劇名家楊帥學,噴空創始人陳紅旭及眾多優秀青年演員、李(樹建)派弟子,為首都勞模、先進工作者、務工人員代表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作為河南的代表性劇目,豫劇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大地方劇種。當晚的演出,觀眾盡享豫劇之美。不但有豫劇傳統劇目《抬花轎》《穆桂英掛帥》《白蛇傳》《五世請纓》《尋兒記》,還有豫劇折子戲《打金磚》《梵王宮》;不但有豫劇現代戲《朝陽溝》《我愛我爹》《村官李天成》,還有武戲《金翅大鵬》。
除了諸多豫劇經典劇目,曲劇《李天保娶親》、越調《收姜維》的上演,展示了河南戲劇的豐富多彩,而素有“河南曲藝新名片”之稱的“噴空”也驚艷登場,趣味十足,在同觀眾的聊天、互動中,讓大家增添了文化自信。
作為中國豫劇領軍人,李樹建帶來了《程嬰救孤》選段,聲情并茂的演唱,將慰問演出推向了高潮。最后,李樹建攜付娜娜、劉慶祥、郝曉亮、李新伍、劉子杰、孫書旭等弟子,唱響戲歌《我們是豫劇守門人》,唱出了“守門守門,守的是賡續傳承;守門守門,守的是守正創新”的決心和擔當。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象征,是萬物復蘇的寄托,是中華兒女最深的文化紐帶。
當下,無論多么遙遠,離家的游子紛紛踏上了回家的路,而河南藝術家則在李樹建的帶領下,離開中原家鄉奔赴首都北京舉行慰問演出,突顯了藝術源于人民、藝術謳歌人民的樸素真理和藝術家秉持人民之心、與人民同行的藝術追求。
連續兩天,李樹建帶領河南戲劇名家先后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慰問河南籍勞模、先進工作者、廣大務工人員。每到一地,均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梅蘭芳大劇院,由于場地有限,200多名觀眾在劇場大廳等候了兩個多小時,只為演出結束后能和李樹建等戲劇名家見個面,打個招呼。
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廣大河南籍商戶奔走相告,他們早早安排好手頭的工作,來到市場內的會展中心,爭相一睹藝術家的風采。
人民孕育了戲劇,而戲劇的“百花”永遠為人民綻放。“北京有將近200萬河南人,他們當中,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最基層的務工人員,為北京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表達敬意,我們把河南戲曲送到北京來,讓他們在鄉音鄉韻中過好年,也是我們戲曲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李樹建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崔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