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2024年鄭州秋糧總產力爭達到15億斤以上

          2024-05-2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秋糧面積穩定在226萬畝以上、秋糧單產爭取達到332公斤以上、秋糧總產力爭達到15億斤以上……5月22日,記者從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獲悉,為指導各地落實好秋糧田間管理各項技術措施,確保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制定2024年秋糧田間管理的技術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今年我市秋糧生產要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在穩定秋糧播種面積的基礎上,持續深入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大力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共促模式,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力爭今年秋糧種植面積穩中有增、單產再創新高。總目標是秋糧面積穩定在226萬畝以上,秋糧單產爭取達到332公斤以上,秋糧總產力爭達到15億斤以上。

          意見要求,玉米一般大田選擇穩產宜機收的中早熟品種;實施密植滴灌的地塊選擇高產、耐密、抗倒的中穗型品種。大豆選擇耐密高產、適應性好、多抗宜機收品種,示范推廣高產高油品種。“春爭日,夏爭時”,秋糧作物要盡量早播。玉米、大豆在麥收后及時免耕貼茬機械播種,玉米宜6月15日前完成播種,大豆6月20日前后完成播種。玉米一般大田保苗密度4500株/畝左右,密植滴灌地塊密度5000株/畝以上,高產示范區要達到5500株/畝以上。大豆種植密度12000-15000株/畝。

          玉米注意澆好蒙頭水、拔節水、抽雄(穗)水、灌漿水。密植滴灌地塊,視土壤墑情、作物需水規律和高溫干旱發生情況,利用水肥一體化設施進行多次滴灌,補充土壤水分,降低冠層溫度。大豆開花結莢期要保證水分充足供應,遇干旱應及時灌溉。秋作物生育期如遇短時強降水或持續降水,要及時疏通溝渠,迅速排出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防范漬澇。玉米密植滴灌地塊種植密度大,必須進行化控,可在6-9片展葉時噴施胺鮮·乙烯利等控制株高,提高抗倒能力;在種植密度過大,前期徒長地區,要在9-10片展葉開展第2次化控。大豆可在初花期選用烯效唑等控制旺長。化控劑不得重噴、漏噴和隨意加大藥量,錯過適宜施藥期不得補噴,噴后6小時內遇雨,可在雨后酌情減量重噴。

          在收獲時可以適期晚收,在不影響下茬作物播種的前提下,玉米在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基部黑層出現時收獲。大豆在葉片脫落、莖稈變黃、豆莢表現出本品種特有的顏色、手搖植株籽粒發響時收獲。

          記者 趙冬


          分享到: 編輯:段景景 統籌:卜貝貝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