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城勢所向 | 守護歷史瑰寶,點亮城市文化燈塔

          2025-05-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現代由歷史孕育而來,歷史的印記映照當下,鄭州這座既有深厚底蘊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在書寫古今交融的答卷中,有著自己獨特的解答。

          文物“活”起來,城市“潮”起來

          “沒想到風靡世界的青花瓷源頭就在咱們鄭州鞏義,唐代就能生產出青花瓷了,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連日來,河南南水北調博物館展出的“絲路華章——唐代青花瓷瑰寶展”引起眾多市民的關注,大家津津樂道于鄭州在中國陶瓷燒造歷史上的輝煌成就,更自豪于“唐青花的故鄉”鄭州在當今時代煥發的獨特魅力——在鄭州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中,文博事業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不僅守護著千年歷史的珍貴記憶,更以其創新與活力,為市民的日常生活增添絢麗色彩,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過去的一年,鄭州文博工作成果斐然。全市 116 家博物館,如同 116 個“文化會客廳”,全年接待觀眾 700 多萬人次,舉辦教育活動 3000 余場次。從《孔子印象展》到《晉國雄風——山西兩周精品文物展》,從紅樓夢數字藝術展到“大唐·青花瓷”專題展覽,每一場展覽都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每一次活動都是一場與歷史的深情對話。這些博物館,不再是高冷的文物收藏場所,而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驛站,是孩子們學習歷史的第二課堂,是游客們感受鄭州魅力的必到之地。

          在黃河文化的宏大敘事中,鄭州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2024 年,局屬文博單位實現“開門紅”,全年銷售額達 585 萬元,這些數字背后,是博物館從“傳統”到“創新”的華麗轉身,是文博事業從“小眾”到“大眾”的成功破圈。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創意的發源地,是市民生活中的“網紅打卡地”。

          站在新的起點,鄭州文博將繼續加大重要遺址保護展示力度,協助推動黃河國家博物館資產劃轉工作,配合做好黃河文明博物館建設。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雙槐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展示研究中心等項目將加快建設,汴河世界文化遺產公園、東趙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項目也將陸續謀劃實施。

          工業遺產化身城市秀場 鄭州的“新生密碼”

          夜幕漸啟,位于華山路78號的二砂文化創意園內人流如織,“鉆石廣場”上方,直徑40.2米的“記憶之環”高懸,燈光亮起,炫目璀璨。孩子們在草地上喧鬧嬉笑,奔跑追逐著燈光秀在地面變幻“盛放”的花朵;不遠處,芝麻街雙創園的液壓支架在燈光下投射出幾何光影,工業記憶與時尚生活在此奇妙交融,成為鄭州城市更新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隨著城市更新加速,越來越多被封存在鄭州人記憶里的名字被喚醒,豐富的工業遺留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讓省會一個又一個舊日街區涅槃重生,擁有了新容貌、新創意、新未來。

          如今,鄭州文商旅融合的探索遍地開花:二砂文創園將800畝工業遺址變為城市公園,“記憶之環”下常有兒童寫生;阜民里推出原創說唱《管城真的很鄭州》,在商都小劇場演繹豫劇新編;泰和里則提煉“時空折疊”概念,用“印巷1923”“火車時代”等主題區塊,將中原文明脈絡轉化為可體驗的史詩。

          糧倉變潮倉,油罐化舞臺,鄭州的城市更新藏著奇妙的轉化哲學。在二七米房創意街區,曾經的儲糧倉堆滿解壓印章和萌系文創,白墻上紅色愛心裝置旁,老糧倉的磚縫里探出新枝。

          從24小時“不打烊”的磨街文創園,到記錄城市故事的瑞光創意工廠;從匯聚大批“雙創”企業的芝麻街,到盡享購物樂趣的中鐵·泰和里……珍珠般鑲嵌在城市街巷的文創園越來越多,散發著迷人的氣息,也賦予了城市新鮮的生命力。鄭州用工業記憶的活態傳承證明——城市更新不僅是空間再造,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文旅融合新業態,跟著“微短劇”游鄭州

          近年來,作為一種網絡視聽新形態,微短劇憑借體量輕、節奏快、時長短等特點在互聯網平臺持續火熱,收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與此同時,拍攝微短劇的攝制場景也隨著短劇內容的“出圈”而受到人們的關注,“微短劇+文旅”也逐漸成為展示地方旅游資源與文化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方式。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的號召下,千年古都的“流光新韻”即將閃爍登臺,譜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2024年4月,在全國通過網絡視聽平臺機構自審通過播出的“豎屏”短劇行業中,西安、鄭州、橫店位居全國前三,正式宣布鄭州“豎屏”微短劇行業階段性“跑贏”橫店,引起了行業廣泛關注。同期,全市多部微短劇接連開拍上線,鄭州微短劇行業在市場規模、作品數量、產業產值等多個方面迅速成長。

          “跟著微短劇,暢游全鄭州”。2024年5月18日,由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河之南·游鄭州”主題創作暨中國旅游日主題日活動啟動儀式,開啟鄭州文旅與微短劇融合創新的新篇章,開辟鄭州微短劇精品創作的新賽道。

          2024年10月25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鄭州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并指出,爭取到2027年將鄭州打造成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微短劇創作之都”,擁有著行業基礎、交通優勢、文化底蘊等資源稟賦的國家中心城市,正在向下一個城市發展“風口”發起沖擊。

          2024年前三季度鄭州市微短劇企業產值約17.89億元,其中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有12家,產值超過1億元有3家。

          今年以來,2025年鄭州市微短劇工作座談會、《河南文化發展報告(2025)》研討會、“繁星指數”專家圓桌對話活動在鄭州接連舉辦,業內大咖、行業嘉賓、專家學者紛紛相聚于此,為微短劇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與此同時,鄭州市加快推進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登封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登封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也在上半年接連發布,全方位助力鄭州“微短劇之都”建設工作。

          如今,在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其真正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的道路上,“微短劇+文旅”正在展現出它的蓬勃動力。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鄭州的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都市風光將在一部部優質作品中出圈出彩,真正做到只需一部手機,便可跟隨“微短劇”體驗千年古都的“流光新韻”。

          本報記者 左麗慧 李居正/文

          唐強/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