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期)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今天就是端午節了,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歷來備受人們的重視,多種多樣的習俗也賦予了這個節日豐富的文化含義。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在農歷五月初五
迄今已有2500余年歷史
2009年,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列入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
民俗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之一
從眾多別名就可以看出
它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
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
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
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
插艾蒿、掛菖蒲
喝雄黃酒、吃粽子
龍舟競渡、除五毒等
古人真的這么過端午?
在清代畫家徐揚的《端陽故事圖》冊里
人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天
觀競渡、裹角黍、懸艾人、系彩絲……
有古人對生命的敬畏、對親友的祝福
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今天
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發掘
傳統節日的內涵
各地龍舟賽、特色端午粽
時尚艾草花束等
人們在中華傳統文化中
尋找精神滋養
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軟、糯、醇、香
端午食粽歷史悠久
網絡熱議的“南咸北甜”之爭
襯托著人們對這一傳統美食的喜愛
近年來,粽子的口味頻頻創新
已然成為端午節餐桌的C位
“新式”艾草花束也火了起來
除了追求驅邪納福的寓意
更發揮了其美觀、裝飾的作用
年輕人在愛上端午習俗文化的同時
正在用自己的審美和方式
賦予這個傳統節日新的“儀式感”
端午節佩戴香囊
以香辟穢、祛濕化濁
如今,不少藥館對傳統配方進行改良
采用迷迭香、蒼術、苦丁、薄荷等草本
使其氣味更為清新
更易被年輕人所接受
1.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
2.萬水千山“粽”是情,甜粽肉粽我都行。
3.“粽”意——勇往直前的你!
4.不必試圖證明自己,無論甜咸都自有人愛。
5.今日宜:開心休假,喝酒吃粽。
6.你說端午安康,我說每天都安樂。
7.祝我們都安康,不止端午,也不止今夏。
8.再堅硬的日子,熬久了,也甘甜軟糯。
9.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10.這個端午,所求不過:在乎之人,喜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