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同頻共振 黨建引領 | 工銀安盛人壽成為合資金融機構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典型代表

          2025-06-2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6月14日,由瞭望周刊社指導、瞭望智庫主辦、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工銀安盛人壽”)提供調研支持的“合資金融機構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實踐與思考”課題報告會在上海舉辦。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徐玉長,中國工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景武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發布了《合資金融機構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實踐與思考》智庫報告(簡稱《報告》)。

          課題組專家、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國金融文化建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濮旭,瞭望周刊社黨委書記、總編輯郭奔勝,新華社上海分社分黨組書記、社長王永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中國工商銀行執行委員會委員、高級業務總監宋建華,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許正中,工銀安盛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都富,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曹嘯等參會并發言。來自主管部門、金融機構、智庫高校、主流媒體等近百位嘉賓參加會議。

          《報告》共五個章節,分別為理論篇、現實篇、挑戰篇、實踐篇和展望篇。其中,理論篇從背景、理論、內涵和戰略幾個層面,系統闡釋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論體系;現實篇著眼于合資金融機構對“五要五不”要求的思考和實踐;挑戰篇深入探討了合資金融機構在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中,面臨的文化差異、市場適配、風控合規等挑戰與機遇;實踐篇以工銀安盛人壽為案例分析其在戰略高度、公司治理、產品服務、品牌形象、對外交往五個層面的實踐成效;展望篇聚焦于經驗總結并提出建設性的思考與建議。 

          由中國工商銀行、法國安盛集團和中國五礦集團等合資組建的工銀安盛人壽,憑借在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方面卓有成效的行動,成為了《報告》中的典型案例。一年多來,工銀安盛人壽躬身入局、直面挑戰,在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黨委的指導下,在瞭望智庫的幫助下,初步探索出了合資金融機構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徑,即找到同頻共振的價值理念這把破題“鑰匙”,高舉合資公司黨建新標桿這一領航旗幟,將“五要五不”要求融入經營管理全過程,用自身實踐展示中國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新形象。

          同頻共振的價值理念搭起連結中外股東的新紐帶

          “合資金融機構要加強黨的領導、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首要的任務就是要修訂《公司章程》,而修訂公司章程就繞不開外方股東的認可同意。”王都富指出,由于中西方在社會制度、歷史文化、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等多方面的差異,容易導致外方股東對于加強黨的領導、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工銀安盛人壽通過研究摸索,發現同頻共振的價值理念正是打開外方心門的那把“鑰匙”。“公司的外方股東——法國安盛集團的全球使命是‘守護生命之本、踐行人類進步’,這與我們的中方股東——中國工商銀行‘提供卓越金融服務:服務客戶,回報股東,成就員工,回饋社會’的企業使命是相同的,更進一步,還與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與目標,從本質上也是一致的,就是以人為本,為民眾帶來幸福,為社會帶來進步。”

          在這一共識上,工銀安盛融合了中外股東共同、共通的價值理念,凝練形成了公司自身的使命愿景:“秉承服務客戶、回報股東、成就員工、回饋社會的理念,深耕保險,幫助人們安享健康、幸福、美滿的生活”。同頻共振的價值理念搭起了連結中外股東的全新紐帶,《公司章程》的修訂也就水到渠成。通過“黨建入章”,黨的領導在公司治理層面的法定地位得以確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掃除了治理障礙,奠定了制度基礎。

          “六個有機統一”打造上海合資金融機構黨建“名片”

          “黨建入章”只是工銀安盛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第一步。王都富介紹,2024年,工銀安盛結合公司實際,研究制定并堅定實施了《關于打造合資公司黨建新標桿的實施方案》,核心內容就是“六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統一,黨組織建設與服務經營發展有機統一,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與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有機統一,黨內監督與公司內部各類監督有機統一,黨建工作責任與經營管理責任有機統一。

          在日常工作中,工銀安盛人壽積極落實“六個有機統一”,比如在推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統一方面,在公司總部創立了黨建文化館,開館8個月來,已吸引了來自社會各界超過3000人次調研參觀,既是工銀安盛公司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展示窗口,也逐漸成為上海合資金融機構黨建與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公司撰寫的《構建“六個有機統一”黨建體系 打造合資公司黨建新標桿》調研報告,還榮獲了2024年“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五要五不”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全過程

          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是“五要五不”。王都富在報告會上透露,目前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工銀安盛已經把“五要五不”的核心要義融入到產品設計、營銷服務、科技創新、風險管控和踐行社會責任的各個方面。

          在產品設計中,工銀安盛堅守“以義取利”,不斷增強保險產品與服務的多樣性、普惠性與可及性,讓高質量金融服務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比如2024年聯合京東集團,為快遞小哥提供專屬保險服務方案,探索了服務新市民的全新模式,深受客戶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在市場營銷中,公司踐行“誠實守信”,不僅將誠實守信的價值觀融入經營管理全鏈條,還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例如通過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等活動,推出“消保打假”等一系列原創金融教育,努力營造和諧誠信的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在理賠服務中,工銀安盛遵循“依法合規”,恪守“信守合約、能賠盡賠”的服務理念,為客戶美好生活保駕護航;在科技賦能中,堅持“守正創新”,以破解民生痛點為出發點,持續開展技術升級;在風險管控中,聚焦“穩健審慎”,不僅繼承了中外股東穩健經營的理念與經驗,更堅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從增進百姓福祉出發,構筑保障底線。此外,工銀安盛還以“守護”為公司品牌核心理念,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包括連續12年實施“愛立方”公益計劃,“守護”偏遠鄉村的民生根基;多方助力莫高窟修復、防風固沙工程,“守護”人類文明的璀璨瑰寶;通過保險資金投資大力支持環境保護與科技發展,“守護”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動能等。

          作為合資金融機構,工銀安盛還積極主動發揮中外交流與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讓世界更加理解中國的治理智慧與發展范式,讓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與認可。2024年9月,在法國巴黎舉辦中法建交60周年“金融開放新征程”主題展覽,向全世界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發展成績與前景、中法金融交流合作的豐碩成果以及中國金融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高水平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保障和促進了工銀安盛的高質量發展。2024年,工銀安盛全年實現營業凈收入增長319%;凈利潤增長46%;信用資產“零不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22%。公司連續三個季度獲得國家金監總局風險綜合評級最高等級AAA級。今年以來,公司延續了2024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潛能與發展韌性。營業凈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在去年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他核心經營指標也保持了穩健可持續增長。王都富表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戰略工程。工銀安盛人壽下一步將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好、傳播好,講好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故事,用文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金融智慧與文化力量。

          鄭訊


          分享到: 編輯:白賀 統籌:陳軍進 劉衛清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