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戴安瀾: 永遠振翅的“海鷗”

          2025-07-0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海鷗振翅,展鴻鵠之志;一座江城,愿聽天下風雨聲……”長江之畔,記者在安徽省蕪湖市第二中學的校園里聽到這樣一首校歌。歌聲唱給“江城”走出的抗戰名將——戴安瀾。

          戴安瀾自號“海鷗”,蕪湖無為人,畢業于黃埔軍校,曾參加北伐戰爭。抗戰期間,他在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昆侖關戰役中屢建戰功。

          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戴安瀾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與數倍于己的日軍在同古展開血戰。他帶頭立下遺囑: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全師各級指揮官紛紛效仿,誓與同古共存亡。

          歷時12天的同古保衛戰,200師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打退了日軍20多次沖鋒,殲滅敵軍4000多人,俘敵400多人,予敵重創,打出了國威。

          就在不久之后,部隊遭遇敵人襲擊,戴安瀾身負重傷,在距祖國只有100多公里的茅邦村,38歲的“海鷗”艱難地向祖國的方向凝望片刻后,永遠閉上了雙眼,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反攻!反攻!祖國萬歲!”

          戴安瀾將軍追悼儀式在廣西全州舉行,毛主席親筆題贈挽詞。抗戰勝利后,戴安瀾的靈柩遷葬回蕪湖。“隨戴將軍一起‘回來’的,還有安瀾工業職業學校,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蕪湖市第二中學黨委書記毛紅說,學校還有個名字叫“安瀾中學”。

          蕪湖市區風景優美的赭山上,安葬著戴安瀾的遺骨,常有祭掃的市民獻上鮮花,表達對英烈的敬仰和追思。

          在“江城”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海鷗和安瀾的“蹤跡”。名為安瀾的路上車流如織,名為安瀾的橋見證長江奔流。海鷗貼在蕪湖二中的浮雕墻上,也懸掛在校史館的屋頂。毛紅告訴記者,學校建設體現戴安瀾事跡的校史館,把戴安瀾的精神融入校訓,學生成立各類社團,將他的故事改編為話劇,用青春的方式繼承英烈遺志。

          新華社合肥7月4日電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張改華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