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 閱讀全文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盛夏,陽光正烈。遼闊田野間,一株株甘蔗拔節生長,空氣中彌漫著甘蔗特有的清香。
我們跟在“90后”“新農人”余才庫身后,深一腳淺一腳踏進蔗壟間,身體不時被甘蔗葉子刮過,窸窣作響。
在察看了一番蔗林的情況后,余才庫掏出手機點開App,伴隨一陣旋翼轉動聲,一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預設路線在低空勻速飛行,機身下噴出的霧簾精準灑向蔗田。“過去靠人力噴藥,耗時費力,每小時只能噴3畝到5畝。現在有了這伙計,一上午能噴幾百畝,抵得上百十號勞力。”他操作嫻熟,神情自若。
這里是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察看了萬畝甘蔗林和機械化作業收割場景,同蔗農、農機手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當得知大型甘蔗收割機一天能收割180噸至200噸甘蔗,相當于180個人工的工作量,總書記連連稱贊,強調:“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要把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
總書記的話說到了大伙兒心坎上,也成了當地發展的指針。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