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中牟新區“新”在哪

          2025-07-23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分享到:

           “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習近平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高義,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一起,圍繞全會確定的“抓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這一工作進行交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張建新 王延輝 齊亞瓊 李筱晗

          中牟,北瀕黃河,昔日典型農業大縣,盛產西瓜、草莓和大蒜,舌尖上的香甜與辛辣,鎖住了小城風味。

          不承想,過去10余年,伴隨城鎮化發展,這座“千年城邑”華麗轉身、更添滋味——瓜蒜之鄉成長為“幻樂之城”,打上了“中國主題公園第一縣”的新標簽。

          攤開地圖,中牟宛如一塊戰略跳板鑲嵌在鄭州主城與開封古城之間,“一肩挑兩市”。去年,河南中牟新區掛牌成立,鄭開同城化按下“快進鍵”,中牟也站上了新的發展起點。

          賈魯河如一條靈動的綢帶穿城而過,鄰近的商都大道從鄭州延伸至中牟,勾勒出鄭開同城化發展的嶄新畫卷。 潘建勛 攝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

          處鄭開之間,擔戰略使命。中牟新區“新”在哪?盛夏時節,本報調研組走進這片熱土,探尋其“城”長密碼。

          新使命

          打造區域增長極

          沃土之上,能長出什么?在中牟,不僅有瓜果飄香,還有“時尚秀場”。

          驅車沿鄭開大道東行30多分鐘,大孟街道與劉集街道接合部,大片圍擋環繞中,一座中式現代風建筑已悄然成形。

          “這是即將開放的藝秀小鎮時尚產業服務中心。”身著一件白色Polo衫,藝尚未來產業發展(杭州)有限公司總裁張江明是個“時尚達人”。他坦言:“中牟有著獨特的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和游樂資源。今年3月份簽約后,項目建設進度條加速刷新,小鎮就像芝麻開了花——節節高。”

          這個小鎮著實不一般。由中國服裝協會、中牟新區管委會、藝尚未來公司聯合打造,與杭州的藝尚小鎮、深圳的大浪時尚小鎮堪稱國內時尚小鎮“三姊妹”。

          站在藝秀小鎮時尚產業服務中心觀景平臺,整個項目一覽無余。“到底什么是時尚?這個項目會‘秀’給大家看。”張江明介紹,藝秀小鎮預計總投資100億元,通過引入區域總部企業、培育時尚領軍品牌,促進“文旅+文創設計+智能制造+時尚消費”的跨界融合發展。

          無中生有、循序漸進,中原時尚新坐標呼之欲出。這是中牟新區搶占產業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更是其錨定發展目標、高位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縮影。

          2024年11月,中牟發展迎來歷史性時刻——河南中牟新區正式揭牌。這個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而設立的省級新區、功能區,規劃面積730平方公里,與中牟縣實行“區縣合一”。

          縣與新區,后綴之變昭示著中牟的新使命:鄭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文化旅游創意融合區、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著力打造區域增長極。

          城市群、都市圈是我國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在鄭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李偉濤看來,中牟新區不僅是鄭開同城化的橋頭堡和重要支點,更是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

          新布局

          以人為本促“城變”

          “城,所以盛民也。”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其最大的“新”。中牟新區之“新”更需注重于此。

          規劃編制、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持等方面享受鄭州市中心城區同等待遇;推動低運量軌道交通T1線項目實施,支持中牟新區更多地鐵線路、站點納入鄭州地鐵四期規劃……前不久,鄭州市專門出臺了18項先行政策措施支持中牟新區加快發展。目前,中牟新區積極爭取省級配套政策,全方位構建先行先試的政策體系。

          一個個“政策大禮包”最終圍繞“人”做文章、下功夫,全面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跑出加速度。

          鄭州地鐵8號線去年年底直通綠博園,中牟邁入“地鐵時代”;鄭開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雙城通勤”高效暢達;新G107快速化改造、鄭開大道智慧化改造、隴海高架東延等鄭開同城重點交通項目有序推進,中牟新區“四環八縱十三橫”網絡化交通體系逐步形成,每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300公里。

          “地鐵通到家門口,好學校、好醫院扎堆來。”中牟人徐彬的幸福感噌噌往上躥。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省實驗鄭開校區、鄭州外國語鄭開校區、鄭州一中文清學校等相繼建成招生;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落地運行,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東院區、鄭大三附院東院區開診……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中牟新區不斷匯聚、惠及民眾。

          科學謀布局,落子關鍵處。在“以人為本”理念導向下,一系列深層次的美好嬗變在鄭開之間的這片土地上次第生發。

          新動能

          “產城人”融合發展

          以產興城,以業聚人。新型城鎮化牽一發動全身,走的是一條“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中國中牟,幻樂之城。”一條鄭開大道,8公里區域內,集聚了綠博園、方特、電影小鎮、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海昌海洋公園等八大主題樂園,構建起“主題公園+文創聚落+創新園區”的融合發展生態,延展出新型城鎮化的獨特圖景。

          箜篌故鄉、官渡之戰發生地、潘安故里,中牟是一個活脫脫的“寶藏小城”。當規劃引領與專業運營結合起來,當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傳統農業大縣“變身”文旅新城,中牟藏不住了。

          “去年一年接待游客3600多萬人次,過去的中牟哪有這番景象?”江西贛州人許莉萍,旅游管理專業出身,2013年入職中牟文旅系統,參與并見證著中牟的點滴之變。

          游客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內深度體驗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蘊。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近者悅,遠者來。“為了一場戲,奔赴一座城。”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品牌經理劉凱鵬拿出一組數據:2024年,觀劇人數達1600萬人次,比上海迪士尼客流量都大;今年上半年,觀劇人數近1000萬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超80%。

          立足自身優勢,搶抓鄭開同城化發展機遇,中牟在奇妙“幻變”。中牟之幻是文化的“喚醒”,也是產業的“換裝”、業態的“煥新”。

          一條鄭開汽車產業帶驅動“車輪上的新河南”滾滾向前。這些年,中牟鏈動新“汽”勢,集聚了整車生產、汽車零部件及服務企業上百家,年產值達200多億元。

          住進綠博1號小區,實現家門口就業,祥符營村村民姚國記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大伙基本上在周邊各個樂園、工廠和商場工作,比以前單靠種地掙的多得多。”他樂呵呵地說。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先進制造、文旅文創、都市型現代農業、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活力、競爭力,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機遇。”中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專職副主任任莉說,通過以產興城、以城聚人、以人興業的實踐探索,中牟新區正著力打造鄭開同城政策“試驗田”、要素流動“樞紐站”、科技創新“試驗場”、服務融合“連接器”。

          城市的核心是人。當以功能區的新角色融入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大潮,中牟新區正在為河南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打樣”。

          鄭開之間設新區,鄭開之間起新城。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建人民之城 創幸福生活

          萬川明:規劃建設中牟新區是推動鄭開同城化提速提質、更好支持鄭州發揮都市圈核心作用、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期,我們在中牟新區調研時看到,中牟新區正揚優勢、講協同、抓落實,全力推動新區建設提質加速,打造鄭開同城化核心增長極。這為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高義: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的重要戰略任務,推進鄭開同城化發展,是落實“兩高四著力”戰略要求、加快推動鄭州都市圈建設的重要舉措。中牟新區位于鄭開同城的核心地帶,依托區位優勢和戰略機遇,積極發揮縫合鄭開空間、串聯雙城資源的戰略支點作用,實現了“功能樞紐”“主動賦能”的角色轉變。當前,中牟新區正通過產業強基、交通破局、服務提質、政策護航,努力從“鄭開之間的洼地”蝶變為“鄭開同城化發展核心增長極”。

          我們將與有關部門協同合作,圍繞中牟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施策,促進基礎設施互通、公共服務聯通,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使新區成為農村人口本地城鎮化、實現城鄉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

          萬川明: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城市工作要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將“抓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列為我省十項重點工作。您對此如何理解?

          高義: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省委全會將“抓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列為重點工作,兩個會議都強調“以人為本”這一重要理念,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近年來,我省接續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著力推動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十年來,改造各類老舊管網1.5萬多公里,軌道交通里程超400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公園綠地面積分別提高到18.4平方米、15.1平方米。加快完善社區“一老一小”公共服務設施,2019年以來,全省共2.41萬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惠及居民約294萬戶。積極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全省累計開工公租房103.38萬套,解決202.49萬戶家庭住房困難問題;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9萬套(間),保障20.1萬新市民、青年人實現安居。

          2024年,我省城鎮化率為59.22%,低于全國7.78個百分點,城鎮化潛力仍然很大。站在新起點,我們要認真落實省委全會部署要求,持續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更好建設發展,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加便利、舒適。

          萬川明: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未來,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在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方面有何具體舉措,以持續提升我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義:時隔十年,黨中央再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對城市發展規律和城市工作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為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全會部署,著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以城市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持續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加快推動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提升副中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能級,推進豫西、豫南、豫東和豫北四大城鎮協同區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統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促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二是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堅持體檢先行、規劃引領,以鄭州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為重點,深入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聚力加強完整社區建設、城市精細化治理和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五項重點工程,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安全韌性,積極發揮擴投資、促消費、惠民生、保安全等一舉多效作用,讓城市面子更“靚”、里子更“實”。

          三是加強歷史文脈守護傳承。充分挖掘利用我省文化資源優勢,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完善城市風貌管理制度,加快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保護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持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促進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讓城鄉發展更有“底蘊”、更具“內涵”。

          四是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鞏固房地產回穩向好態勢,有序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基礎性制度,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大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供應和保障性住房建設供給,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李筱晗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 闕愛民 蘆瑞 杜君 王魯峰 李建華 馬國華 孫美艷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