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乳牙滯留不退,或是乳牙脫落但恒牙遲遲未長出?遇到這種情況要當心,可能是“牙瘤”在作怪!牙科醫生提醒:作為一種瘤樣畸形,“牙瘤”雖然不會癌變,但會直接影響空腔健康,建議孩子能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近日,5歲男童樂樂因齲齒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口腔科就診。然而牙片檢查顯示,樂樂不只有齲齒問題,其下頜后牙區有團塊狀不透光影像,存在可疑病變。孩子被當即轉診至口腔頜面外科。
經頜面部CT檢查顯示——孩子下頜病變區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牙齒狀組織。醫生確認:樂樂患的是“牙瘤”,是一種牙源性瘤樣畸形,不過,“牙瘤”并不是真正的腫瘤,好發于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
據省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馬鵬濤介紹,“牙瘤”的形成,是由于牙胚組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增生。當牙胚細胞受到炎癥刺激,或者受到基因因素影響時,就可能發生異常增殖,進而形成這種特殊結構。
結合孩子的病情,“牙瘤”手術治療需要在患者全麻狀況下進行。
手術前,醫生經過細致檢查,精準評估、確認瘤體位置、大小、形態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
手術進行中,麻醉與圍手術期醫學科醫生全程護航,口腔科醫生借助先進的影像導航等輔助手段,準確找到瘤體所在的位置。
當主刀醫生小心翼翼地打開骨窗,眼前的場景令人驚訝,患者小小的下頜瘤體內竟“藏”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牙體硬組織。
隨后,醫生們精準操作,在盡量減少去骨量的基礎上,徹底完整的摘除瘤體。為防止病癥復發,醫生還徹底清理了周圍被膜,嚴密縫合創面,手術順利完成。
據馬鵬濤介紹,臨床上牙瘤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組合性牙瘤,由數量不等的牙樣小體構成,每個牙樣小體有正常的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組織,類似于正常牙齒,但形態與正常牙齒不同;另一類是混合性牙瘤,由雜亂排列的牙體硬組織組成,但沒有正常的牙齒結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是牙不像牙,一個像牙不是牙。
“牙瘤的最大特點就是隱匿性。它生長緩慢,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就像一顆沉默的口腔 “炸彈”,平時很難被發現。一般來說,只有通過口腔X光檢查,才能看到這種高密度牙體組織。”馬鵬濤表示,如果早期沒有發現牙瘤,隨著其體積逐漸增大,將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一方面,牙瘤會占據頜骨空間,導致乳牙滯留或恒牙無法正常萌出,影響孩子的牙齒發育。另一方面,瘤體壓迫會造成骨質吸收,可能引起面部不對稱或局部膨隆,影響孩子的面部美觀。不僅如此,下頜部位的牙瘤還可能壓迫下牙槽神經,導致下唇麻木,給孩子帶來不適。當牙瘤突破骨壁暴露于口腔時,還可能引發慢性炎癥、疼痛,甚至化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牙瘤”會癌變嗎?馬鵬濤表示,作為一種瘤樣畸形,牙瘤不會癌變,目前全球范圍內也未見牙瘤惡變的報道。但是,雖然牙瘤不會癌變,但對口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家長對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孩子出現乳牙滯留不退、乳牙脫落后恒牙6個月未萌出,或者牙槽骨有硬性膨隆等情況,務必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檢查。
馬鵬濤建議:孩子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通過定期檢查,醫生可以及時發現牙瘤等潛在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記者 王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