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上半年接待旅客1.03億人次!鄭州文旅融合釋放消費新動能

          2025-08-2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賈魯水鎮·星光市集

          銀基度假區的歡聲笑語與油化廠街區的霓虹燈影交織,少林功夫的剛勁與微短劇的浪漫共鳴……8月19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主任會議通過了關于鄭州市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擴大旅游消費情況的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鄭州依托歷史文化底蘊與交通樞紐優勢,在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上持續發力,文旅產品供給愈發豐富,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文旅消費活力持續迸發。

          場景“上新”

          老地標變身“新頂流”

          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鄭州以文化為筆、更新為墨,文旅消費變出“新花樣”。

          2023年以來,依托歷史文化資源與城市更新,大力打造特色文旅項目。推動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成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2024年將商都文化旅游區、鄭州海昌海洋公園升級為4A級景區,同時改造二砂文創園、阜民里等老舊廠房為“工業文化+新經濟”文創街區。

          數字化場景更添“科技感”。“船說鄭州”水上夜游項目以“水+岸”互動模式點亮夜經濟,省市博物館聯動推出精品展覽,讓文物“活”起來、歷史“潮”起來。截至2024年底,銀基度假區、油化廠街區等新地標吸引游客量激增,成為“打卡鄭州”的必選項。

          政策“加碼”

          市場主體“活力滿格”

          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為文旅產業注入“強心劑”。2024年,《鄭州市加快推進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出臺,從品牌創建、旅行社引客到新業態培育,給予全方位資金扶持;對獲國家推優的微短劇最高獎勵30萬元。

          通過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2023年全市文旅產業正常經營市場主體達17839戶,同比增長40.81%;2024年銷售收入增至167.68億元,同比增長53.91%,產業規模與效益實現雙提升。

          圍繞重要節點,持續開展促消費活動。2024年發放“跨年迎新”消費券2200萬元,五一期間疊加發放2000萬元,撬動消費超2億元。

          “演出+旅游”模式成效顯著。2024年47場大型演唱會帶來10億元票房,“演唱會門票+酒店+景區”套餐延長游客停留時間1.5天。政策加持下,拉動消費成效明顯,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客1.03億人次,旅游收入126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和8.2%。

          業態“創新”

          “微短劇+”“演出+”成新引擎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掀起熱潮。《遇見少林有功夫》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推優項目,二砂文創園等取景地形成“線上追劇+線下打卡”閉環。2024年,鄭州微短劇企業達820家,市場規模超23億元,帶動線下消費超千萬元;大型演出拉動酒店、餐飲消費,夜間消費集聚區日均客流超3萬人次,德化街、油化廠夜間消費占比超60%,成為文旅經濟增長新引擎。

          免簽政策引“全球粉”。依托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鄭州向世界遞出“文化名片”:俄羅斯、新加坡旅行商踩線,多語種旅游手冊上線,海外主播直播少林功夫、鄭州燴面,吸引超1億人次“云圍觀”。2025年上半年,入境游客14.5萬人次,同比增18%,“國際鄭”的海外認知度持續攀升。

          文旅家底更厚實。截至2024年底,鄭州擁有63家A級景區、56家星級飯店、496家旅行社,導游超3萬名;2家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點亮”夜經濟。鄭州文旅體集團的成立更添“硬支撐”,2023年以來,赴海外推介10余次,舉辦文化活動30余項,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調研組建議

          構建“1+N”文旅規劃體系

          打造差異化體驗

          “真正有生命力的旅游資源,源于對民生需求的真誠回應。”市人大常委會擴大旅游消費工作專題調研組建議,鄭州要“跳出旅游看旅游”,科學有序挖掘文旅資源,不斷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營造宜居宜業宣游宜樂的良好環境,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要全面梳理“大山、大河、大遺址、大企業、大創意”等獨特資源,構建“1+N”文旅規劃體系,如黃河文化帶開發“慢游”產品,嵩山文化帶打造“功夫體驗+世界文化遺產研學”深度旅游區,中心城區串聯遺址、高科技企業、歷史街區和博物館群,形成“漫步商都”城市旅游線路。

          同時,要細化目標群體,開發沉浸式數字場景;加強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服務“共情力”;加大城市品牌營銷,讓“鄭州故事”觸達更多客群。

          本報記者 董艷竹/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