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正式出爐。各大銀行迅速跟進,發布公告稱將于9月1日啟動貼息。
“如何申請?”“貼息怎么發?”“哪些消費貸可享受貼息政策?”……隨著貼息政策即將落地,不少消費者正翹首以盼。不過,記者調查發現,除了農業銀行已明確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操作流程和貼息形式,多數銀行表示實施細則后續將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位于鄭州各區域的銀行基層網點也尚未收到具體操作細則,消費貸利率普遍堅守3%底線,貼息政策申請流程、資金用途等關鍵問題仍需“等答案”。
銀行火速跟進,辦理細則將陸續公布
“我想貸款購置母嬰用品,就等政策落地了。”市民王女士對貼息政策充滿期待。
新政出臺后,“貼息消費貸”迅速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關鍵詞,也成為眾多市民關注的重點。記者實地走訪我市銀行線下網點了解到,目前,前來網點咨詢的市民不在少數。盡管各大銀行火速響應,但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具體實施細則尚未確定,待后續正式發布后網點工作人員將及時通知客戶前來辦理。
“自政策發布以來,消費貸關注度逐漸提高,不著急貸款的客戶都表示準備等到貼息啟動后再來辦理。”鄭州銀行客戶經理坦言。
“現在消費貸利率最低是3%,貼息政策實施后,對于需要辦理消費貸的客戶來說,將省去一大筆利息費用。”另外一家國有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每天有不少客戶前來咨詢貼息,可以清晰感受到市民對突破3%利率紅線的強烈期盼,但是目前具體實施細則還未公布,網點也在等“通知”。
記者通過線上渠道咨詢多家銀行的客服人員發現,除農業銀行外,其他銀行客服均表示相關實施細則正在推進中,建議后續關注銀行官方公告。其中,工商銀行近日通過官方微信發布公告稱,正在優化貼息辦理的流程、交易信息的授權和定期自動貼息,梳理消費貸款產品、額度、期限、計息等核心要素,細化相關執行方案。
有相關從業者表示,貼息不是銀行直接批低利率消費貸,而是消費后憑材料享受貼息,合計下來利率相對低一點,切實降低了消費者的信貸成本,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
市民關注:誰能申請?如何操作?
“我看消費貸宣傳的是‘信用良好就能申請’,但信用良好具體是什么標準?”在鄭州工作的白領吳小姐告訴記者,她曾有過一次信用卡逾期記錄(非惡意),擔心會影響申請。
采訪中,一位全職寶媽也表示,近期也有申請消費貸款的意向,但不清楚哪些消費項目可以享受此次貼息政策。
那么,貼息政策誰能申請?哪些貸款可以用?針對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進行了梳理。據了解,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日常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
也就是說,無論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額消費,還是買車、裝修、購置家具家電或手機電腦等較大額度的商品消費,或者是旅游、養老、生育、教培、醫療等服務消費,只要是在相關機構獲得了消費貸款,其中花出去用于消費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貼息支持,每人單筆消費最高享受的貸款貼息是500元,多筆消費可以疊加享受。
“此次貼息政策將給市民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如今,貼息政策即將啟動,建議消費者保持良好征信,避免頻繁申請信用卡或其他貸款,防止后續無法享受貼息政策紅利。”我市某股份制銀行信貸經理提醒。
記者 蘇立萌 宋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