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高新區:產業“向新”風正勁 “硬核”之城勢如虹

          2025-09-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2025年8月,一場跨越千里的產業“雙城對話”在深圳引發關注。鄭州高新區攜超硬材料與智能傳感器兩大“硬核”產業南下,主動融入大灣區創新生態——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招商推介,而是一場圍繞“工業牙齒”邁向“高端制造基石”的戰略握手。

          從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誕生地,到中部創新的重要引擎,鄭州高新區始終肩負國家使命,以占全省70%以上的超硬材料中高端創新資源,成為這條特色產業鏈的核心承載區。如今,這片創新熱土正以開放之姿、科技之力,推動產業從“材料輸出”向“技術輸出+品牌輸出”躍遷,書寫“向新而行”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基石與跨越:一座“高新”名片的厚度與活力

          三十余年砥礪前行,鄭州高新區始終勇立潮頭。自1991年成為河南省第一家國家級高新區,到2016年升級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這片創新熱土持續刷新著“高新”名片的內涵與外延。

          在這里,創新實力用數據說話:在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考核中獲評“四星級”;在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躍升至第21位,一年提升3個位次;人均技術合同成交額躋身全國前十,營商環境評價高居全國第9。這些數字背后,是654家省級以上科研平臺的強力支撐,是國家超算鄭州中心的算力賦能,更是211.30件的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這一指標穩居全省首位。

          創新企業的蓬勃發展更是一道亮麗風景。1857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此扎根,45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在此成長,93家雙創載體在此孕育夢想。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數量分別位列全國高新區第8和第11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和“雙創示范基地”等國家級榮譽實至名歸。

          如今的鄭州高新區,已形成“金字塔”式創新梯隊:頂尖科研平臺提供源頭創新,高校院所輸送人才支撐,科技企業實現成果轉化,雙創載體培育未來之星。這種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正是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也是其在全國創新格局中持續攀升的核心動力。

          高新區國機精工有限公司 資料照片 唐強 攝

          集群與迸發:“2+4+3”現代產業體系的立體圖景

          作為我國超硬材料產業的核心策源地,鄭州高新區以“智能傳感器、超硬材料”雙輪驅動,正全力構建層次清晰、有機協同的“2+4+3”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這片創新熱土上,超硬材料不僅是“工業牙齒”,更已成為高端制造與戰略轉型的關鍵基石。

          產業新高地正在這里崛起——高新區已匯聚超硬材料產業鏈企業1800余家,從研發創新、裝備制造到材料合成與高端制品,鏈條完整、生態成熟。2024年,全區超硬材料產業產值預計突破300億元,穩居全國高地,輻射全球市場。

          位于高新區冬青街95號的鄭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資料照片 唐強 攝

          技術創新突破持續涌現。以鄭州三磨所為引領,高新區成功研制1000mm缸徑新型六面頂壓機,徹底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更在全球率先實現高溫高壓法培育鉆石技術領先,以及國內功率最大的化學氣相沉積法培育鉆石生長技術的重大突破。三磨所推出的多晶金剛石材料,直徑涵蓋2-6英寸、純度高達百萬分之一,已成功應用于光學、散熱等前沿領域,成為新材料跨界創新的“明星產品”。七大國家級研發平臺在此匯聚,“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模式,顯著加速了技術轉化與人才孵化。

          政策賦能,體系作戰。鄭州市創新實施超硬材料產業鏈“鏈長制”,設立包括產業基金、金融支持、上市培育等六大助企強鏈專班,推出《鄭州市培育壯大超硬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精準政策,明確高端化、功能化的發展路徑。高新區著力打造“一核心三基地”產業園區,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共進,持續優化培育鉆石全產業鏈生態。

          沃土與滋養:一流生態鑄就“硬核”底氣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高新區擁有駐區院士21人(其中外籍院士5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國家級人選11人,集聚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大學等4所一本高校,在校師生超過18萬人。

          每年可培養各類技能人才3萬余人次,形成“金字塔”形人才體系。近年來,鄭州市認定高層次人才145人,累計入選鄭州市創新創業團隊項目169項,各類科技人才突破12萬人。

          科技金融為創新注入活水。中原基金小鎮、區級母基金、風險補償池等創新舉措,打造了《資本力量》“1+6”高端路演品牌。累計注冊創投基金183家,管理資金規模1950億元,培育了21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資本市場“高新區板塊”。

          營商環境方面,“免申即享”“企業家接待日”“一天發四證”等“高新經驗”在全國推廣。“無事不擾、有事快辦”的服務模式入選國務院辦公廳政務服務典型案例。工業用地M0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舉措,平均降低用地成本30萬元/畝,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優質土壤。

          盛會與未來:邁向世界級的“金剛石”產業高地

          2025年9月17日至22日,全球金剛石產業的目光將再次聚焦鄭州。本屆金剛石產業大會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簡稱“超協”)等機構承辦。作為匯聚了超硬材料領域200余家主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行業權威組織,超協將憑借其豐富的資源與專業經驗,集結全球金剛石及相關材料領域的科研專家、企業代表和產業鏈上下游機構,圍繞產業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及關鍵共性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2024金剛石產業大會現場 資料照片

          回望2024年大會盛況:吸引1000余位嘉賓出席,專業觀眾超5萬人,簽約項目30個。大會發布的《培育鉆石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2023年全球培育鉆石毛坯產量接近3000萬克拉,中國產能占全球70%以上,其中河南產能占全國80%。這些成果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2025年大會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金剛石產業大會現場 資料照片

          鄭州高新區將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政策支持和“一核心三基地”空間布局,與超協攜手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硬材料產業創新高地。我們向全球產業界、學術界發出誠摯邀請,期待各方精英共聚鄭州高新區,共謀行業發展路徑,共建產業創新生態,共同開創金剛石產業的美好未來。

          產業向新,發展提質。鄭州高新區正以智能傳感器、超硬材料等“硬核”產業為矛,以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興動能為翼,以一流的創新生態為盾,在中部崛起的時代浪潮中全速前進。

          2025金剛石產業大會的臨近,將進一步擦亮這張“硬核”名片,見證這座“向新而行”的科技新城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記者 魏澤斌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