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港澳臺旅游簽注立等可取;辦理戶籍業務不再需要提供復印件;“移動微法院”讓當事人不再奔波,一部手機就能起訴立案、參與訴訟、申請執行;群眾來信7日內回復;對困難群體減收不低于法定標準20%的司法鑒定費。
今天,河南省政法系統公布了2019年度愛民實踐服務承諾,河南公檢法和司法部門著眼保護群眾合法權益,服務保障民生,2019年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推出一系列共39條愛民實踐服務承諾措施。
法院
“移動微法院”一部手機搞定訴訟全過程
從“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到“最好不用跑”,河南法院系統司法便民服務再進一步。
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負責人介紹,今年將上線運行“移動微法院”。依托微信小程序搭建移動端訴訟服務平臺,與審判執行系統相對接,提供在線起訴、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執行等服務,讓當事人能夠通過手機起訴立案、參與訴訟、申請執行,實現“最好不用跑”。
今年,河南法院系統還將加強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設,90%以上的人民法庭開通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和審判流程管理系統,基本實現人民群眾在就近一家人民法庭辦理線上線下立案交費或跨域立案交費事務。
此外,大力推進律師通過互聯網參與訴訟;在全省法院開通“人民法院在線調解平臺”;規范申請再審案件審查;嚴格審判流程管理;提高人民陪審員參審率,保證人民陪審員陪審基層法院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率達到80%以上;積極參與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治理;探索建立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強力推進律師調查令制度等服務事項也被納入今年的愛民服務承諾內。
該負責人還介紹,今年將全面暢通信訪投訴渠道,增強訴訟服務中心窗口接待、辦理、反饋信訪投訴功能,拓展訴訟服務網和12368熱線電話信訪投訴渠道,構建現場信訪投訴、網上信訪投訴和電話信訪投訴“三位一體”工作機制,讓人民群眾信訪投訴更方便。
檢察院
群眾來信7日內要件件回復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介紹,今年省檢察院承諾8項愛民服務。
今年,河南將深化檢察機關專業化一體化辦案機制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綜合治理,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做好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對群眾來信,堅持依法受理,快速分流,做到7日內進行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將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來信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開展打擊非法占地、維護農民權益、保障糧食安全專項檢察工作。著力構建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和“三農”工作的“三六六”工作模式。強化耕地司法保護,促進解決違法占地、污染土壤、破壞土質等問題,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加強對土地承包、土地流轉、集體產權改革等領域民事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依法打擊坑農、害農犯罪,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結合司法辦案,組織開展“送法進鄉村”活動,積極提出檢察建議,督促依法行政,服務保障糧食安全。
此外,今年還將開展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發展、推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加強對因案致困受害人家庭的救助工作;探索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機制;深化“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落實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公安
往來港澳臺旅游簽注立等可取
在連續四年推出40項惠民舉措的基礎上,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公安系統繼續加大改革惠民力度,研究出臺了第五批共10項惠民舉措。
1.全面下放延伸公安車駕管業務。今年,全省縣(市)車管所實現辦理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小型汽車駕駛人考試等業務。加快郵政、銀行、4S店等交管業務代辦網點建設,方便群眾就近辦、馬上辦。在縣(市)推廣流動車管所,定期到偏遠農村、廠礦企業、商圈開展常態性服務和專項性服務,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2.積極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處理機制改革。今年實現全省公安機關任意交管違法處理窗口,可以處理我省機動車在全國非現場違法和外省機動車在我省非現場違法,并可以通過互聯網繳納罰款。
3.對符合“五同”條件的出國境證件實行合包郵寄。“五同”,即:同一地點受理、同一天受理、同一收件人、同一聯系電話、同一收件地址。同時,考慮到證件重量及證件安全,合包證件不超過3本。
4.全面推廣全省居民往來港澳臺旅游自助簽證。在全省公安機關每個出入境業務受理點添置自助簽注設備,實現本省居民往來港澳臺旅游簽注,即來即辦,立等可取。
5.提供更優質的身份證件服務工作。一是提供居民身份證相片“多拍優選”服務。群眾在申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申請拍照3次,從中優選滿意相片。二是壓縮身份證發證時間。優化寄達方式,普通證件由原來制證中心打包逐級寄達市、縣公安機關改為直接寄達縣級公安機關。個人郵寄證件,由制證中心直接寄達本人,最大程度地滿足群眾用證需求。三是增加身份證換證提醒服務。群眾居民身份證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由戶籍地公安機關以短信方式提醒群眾及時換領新證。
6.取消戶籍業務申報材料復印件。在辦理戶籍業務時,群眾只需提供申請材料原件,不再提供相關材料復印件。公安機關確需留存備查的,由戶籍窗口通過復印、掃描、拍照或數據共享等方式進行留存,切實減少群眾負擔。
7.實行特種行業登記備案和公章刻制日辦結制度。旅館、歌舞、游藝、棋牌、洗浴、印章、印刷、舊貨、機動車修理、生產性廢舊金屬回收以及房屋出租等場所、行業,按照規定向公安機關備案和報送登記信息的,報送有關材料并由公安機關在1個工作日內確認后即完成報備。用章企業符合規定申請刻制公章,印章刻制單位應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印章刻制。
8.增加保安服務許可證副本數量。為滿足保安企業需求,推行每家保安公司可免費申領《保安服務許可證》副本3本。
9.擴大“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業務。依托“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實現網上居住證申辦、交通違法異議申訴、行政復議、國家賠償、刑事復議復核等網上申請業務。
10.推廣部署公安便民自助終端設備。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推廣部署公安便民自助終端設備,為群眾提供全天候的臨時身份證明、無犯罪記錄、戶口注銷、變更戶籍等證明開具及違章、辦證查詢等自助服務。
司法
對困難群體減收不低于法定標準20%的司法鑒定費
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司法系統確定愛民實踐服務承諾共11項。
1.加強民生領域立法。將《河南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管理辦法》《河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河南省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等一批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規章列入年度立法計劃。
2.深入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制定《關于在民營企業深化服務型行政執法的意見》,積極探索行政相對人違法風險防控制度,深化行政指導,以“執法體檢”+“指導防控”為抓手,服務保障中小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3.做好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加大對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糾正不當或違法的行政行為,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申請,嚴格及時依法辦理。
4.扎實推進監獄、戒毒所政務公開。健全完善監獄長、強制隔離戒毒所長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公開接受群眾咨詢。
5.深入開展“憲法進萬家、進交通、進賓館”活動。推動憲法學習宣傳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
6.強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跟進出臺我省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7.加強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品牌建設工作,暢通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8.開展律師隊伍紀律作風教育活動。以“誠信服務、規范執業、防范風險”為主題,組織開展全省律師隊伍紀律作風教育活動,推動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依法、規范、誠信執業。
9.健全完善公證服務“綠色通道”。實施對老弱病殘當事人預約服務或公證員上門服務活動。開展“五一”勞動節為市級以上勞模免費辦理公證公益服務周活動以及“重陽節”為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遺囑公證公益服務月活動。
10.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在全省開展“大排查、早調解、護穩定、迎國慶”專項活動,抓早抓小、應調盡調,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11.降低特殊困難群體司法鑒定收費標準。針對殘疾人、農民工、下崗職工等困難群眾,減收不低于司法鑒定法定標準20%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