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為犁,以夢為馬;承載歷史,記錄時代。
1949年7月1日,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中,《鄭州日報》誕生在古老的黃河岸邊。毛澤東主席親自為《鄭州日報》《鄭州晚報》題寫報頭,這是一座城市的榮耀。
時光如白駒過隙,這份與共和國同齡、與中國共產黨生日為同一天的報紙,如今迎來了70歲生日。
▲點擊觀看視頻
毛澤東同志分別為《鄭州日報》和《鄭州晚報》題寫的報頭
用新聞報道和紀實影像謳歌祖國發展,記錄鄭州變遷。《鄭州日報》、《鄭州晚報》創刊70周年之際,鄭州報業集團將于7月1日至7月6日,在鄭州市匯藝銀河里,舉辦大型沉浸式影像展——“穿越時空的中原記憶”。
70年春華秋實、攜手共進,一代代報社同仁“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披堅執銳,不斷開拓創新。從最初一張對開四版的報紙,發展成如今深度融合、多元發展、擁有五報三網兩雜志50多家公司的新型主流媒體,鄭州報業集團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的70年,也是我們的國家、城市與這座城市的人一起走過的70年。
1984年,鄭州火車站廣場上的長途電話亭,等候打電話的人排著長長的隊伍。 王頌/攝
本次展覽主題為:“以筆為犁,以夢為馬”,旨在展示鄭州報業集團70年來記錄下的祖國和鄭州,回顧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的發展歷程和鄭州城市的發展變遷。展覽預計展期為6天,時間為每日上午11:00至晚上9:00。
1987年,體操王子李寧在鄭州晚報社。王頌/攝
展覽主要分為五個部分:通過數字技術復原了百余張珍貴舊報紙、經典老照片,包含1949年《鄭州日報》創刊第一版,1948年鄭州解放時的照片等,一起感受當年的“新聞時事”。
1949年7月1日,《鄭州日報》創刊第一版
幾十件反映時代變遷的上世紀80年代老物件,1:1復刻老報人的辦公室,體驗當年的新聞創作環境。在新媒體區,循環播放的影像全方位地展現鄭報全媒體產品,感受鄭報從單一紙媒到復合型傳媒旗艦的變化。
現場還有“活字印刷”活動區和“我要上頭版”拍照體驗區,老式印刷機和老式相機的展覽也穿插其中。通過新舊對比將鄭州報業集團跨越70年的風雨歷程呈現出來、打印出來、互動起來、留存起來,讓報業沉睡的歷史“活”起來。
1955年,三版刊載攝影專版“發展中的鄭州紡織工業”
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報業發展史,就是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的歷史。近六年來,鄭州報業集團連續實現三個翻番,總資產突破40億,營收突破10億,利潤突破1億,實現了從報業集團向傳媒集團、從傳媒集團向文化集團的跨界轉型,完成了從“集”到“團”、從“紙”到“業”、從“資”到“本”的跨越發展。
此次,鄭州報業集團將充分發揮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的優勢,以宏觀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采用文字、圖片、視頻、互動的方式呈現70年里鄭州城市的變遷,和新中國騰躍發展的每個重要節點。
無限的過去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以現在為起點。讓我們一起通過重“走”《鄭州日報》《鄭州晚報》七十周年之路,穿越歲月,感受那段同心奮進、走向輝煌的時代記憶。
70年,回望過去,風華正茂。新時代,不忘初心,我們正年輕。牢記使命,鄭報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