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朋友30萬到期不還錢,還玩“失聯”,上了失信“黑名單”貸款辦不成才知道事情嚴重了。今天上午,隨著申請執行人郭某在結案申請書上簽字,一起公證債權文書糾紛在惠濟區法院執行法官努力下圓滿執結。
2014年4月,葉某因做生意資金短缺,向郭某借款30萬元,雙方約定借期一年,葉某按月支付利息,并以其名下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作擔保。為避免日后產生糾紛,兩人還進行了公證。
然而約定的還款期到了,葉某卻以投資失敗為由拖延還款。在郭某多次催討下,葉某陸續支付了部分本金及利息,余下的26萬余元卻遲遲沒能歸還。
無奈之下,郭某來到惠濟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法官向葉某送達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等法律文書,并多次同葉某聯系,勸其主動履行義務,而葉某則在支付了2萬余元后開啟了“失聯”模式,其電話不僅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還更換了住所,親屬、街坊鄰居也不知道葉某去了哪里。
執行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系統查詢,發現葉某所抵押的房產早已易主,其名下也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鑒于葉某的惡劣行為,執行法官決定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并采取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懲戒措施。
案件很快有了轉機。9月4日,葉某在去銀行辦理貸款時被銀行以其系失信被執行人為由拒絕,葉某這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即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要求還款。執行法官立即組織葉某同郭某面對面協商。最終,葉某與郭某順利達成和解協議,葉某一次性向郭某支付24萬元,雙方就本案再無其他糾紛。9月5日,葉某將全部執行款轉入了法院執行專項賬戶內。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魯維佳 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