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秋千項目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開賽 比賽共設8個競賽小項

          2019-09-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9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秋千項目,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開賽。據了解,秋千項目共設8個競賽小項,分別是55公斤級(含55公斤以下)單人觸鈴、單人高度、雙人觸鈴、雙人高度和55公斤以上級、單人觸鈴、單人高度、雙人觸鈴、雙人高度。其中55公斤級雙人觸鈴比賽已于9日上午落下帷幕,湖南省秋千代表隊費遷紅、吳安珍斬獲一等獎;重慶隊、新疆隊、河南隊獲二等獎;三等獎分落貴州隊、云南隊、浙江隊、廣西隊。?

          55公斤級雙人觸鈴比賽共有來自重慶、廣西、浙江、河南、云南、貴州、新疆、湖南8組代表隊選手參加。比賽中,重慶隊楊克勤、吳元紅率先上場,取得4次預擺、89次觸鈴的優異成績,將比賽推向高潮,給后面選手帶來不小的壓力。之后上場的廣西隊選手發揮失誤,從踏板上滑落,揪起了全場觀眾的心。當湖南隊運動員一上場便技驚四座,以預擺3次、觸鈴90次的成績,顯示了湖南隊在這個項目上的優勢。貴州隊和河南隊成績相同,通過加時賽以分高下,最終河南隊榮獲二等獎。

          河南省秋千代表隊選手黃云倩是位湖南籍瑤族姑娘,目前是河南大學一名研究生。賽后黃云倩接受采訪時表示,比賽中與隊友默契配合取得了預擺4次、觸鈴88次的較好成績,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秋千項目比賽中能夠穩定發揮或超常發揮很不容易,秋千比賽對參賽員的力量和速度有著很高的要求,雙人比賽中與隊友的配合非常重要。” 黃云倩說,“秋千項目看起來很輕松,但是對運動員的手臂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腿部力量以及個人協調能力、爆發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我來到河南有6年多時間了,對鄭州非常熟悉,鄭州這幾年的變化也非常大。”談到對河南鄭州的印象時,黃云倩說,鄭州交通樞紐地位非常明顯,同時鄭州也是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城市,河南人也十分的熱情好客,這讓她在這里也有了“家”的感覺。

          秋千,俗稱蕩秋千,相傳為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僅是雙手抓著繩子悠蕩,傳到中原后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秋千。唐宋之后,蕩秋千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各少數民族蕩秋千的花樣繁多、豐富多彩,如土族的輪子秋;維吾爾族的“沙哈爾地”;傣族、景頗族、苗族、壯族、哈尼族、布依族、仡佬族的磨擔秋;苗族、阿昌族、傈僳族的風車秋千等等,不一而足。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秋千比賽分為高度和觸鈴兩項。高度比賽是以在規定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在規定的高度和時間內,以運動員觸鈴的次數計算成績。秋千于1986年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是唯一只限女子參賽的項目。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文 李焱/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黃修成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