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緊急抽調了眼科門診和10個病區的護士,負責該院發熱門診病人的陪檢和標本送檢工作。
斜視與小兒眼科一病區董麗、眼底病二病區牛戈、眼科門診尚含瑩、李彩妍、侯藝銘……她們是從眼科臨時調配到發熱門診的年輕護士,主要任務是守候在我院發熱門診外,每當有病人來到發熱門診進行檢查,她們負責陪檢和送標本。你是否覺得,這是一份看似容易的工作……
白班8:00-19:00,夜班19:00-次日8:00,這是她們的工作時間。發熱門診外的馬路上,零下幾度的寒冷、呼呼的寒風,就是她們的工作起點。
“有時候我們想,千萬別來病人啊,這可不是想偷懶,而是希望發熱的人越少越好,還有的時候,等候標本的時間是漫長的,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們就站在這兒等,其實也可窩心,我們就互相安慰,沒有人生病當然是好事兒啦……”
漫長的十余個小時,除了陪檢、送檢,就是等待。有時候很長時間也沒有病人來,她們守在發熱門診的門口孤零零地站著,等著標本。
為什么不坐下?為什么不回辦公室歇歇呢?
本可以坐在凳子上,本可以回辦公室休息,但她們舍不得脫下身上的隔離衣和防護服,防護物資太緊張了,身上的防護服太寶貴了。
“我這身可是限量款,一般情況下還穿不上呢!”
“防護服我不敢脫啊,每換上一套新的,咱醫院就少一套,好鋼得留在刀刃上!”
…………
身穿防護服、隔離衣十幾個小時,捂得皮膚刷白的是她們,從早上忙到下午為保護防護服沒敢吃飯的是她們,半夜冒著風雪堅守在發熱門診門外的就是她們。
大眼科韓英護士長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時候,她們選擇了放棄假期,義不容辭地在除夕前一天就在發熱門診并肩戰斗著。十七年前的非典,她們不害怕,因為她們還是孩子;十七年后的現在,她們確實害怕,因為她們有的有了自己的孩子,有的自己還是個孩子!在疫情需要的時候,她們沖到了最前線。
“在我眼中,她們就是和我的孩子年紀一般大,年少懵懂還帶著點倔強;但在我心中,她們比任何人都要可愛和堅強!”